[發明專利]基于智能垃圾桶的網絡管理系統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32132.1 | 申請日: | 2016-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6790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3 |
| 發明(設計)人: | 金雪;朱平;趙帥;賀振武;從繼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B19/042 | 分類號: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達專利事務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錫麟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垃圾桶 網絡管理系統 控制模塊 伺服電機驅動器 人機交互模塊 數據存儲模塊 信息交互平臺 超聲波測距 城市垃圾桶 太陽能動力 物聯網技術 稱重模塊 電源模塊 互連通信 伺服電機 壓縮裝置 自動壓縮 單片機 智能化 垃圾桶 垃圾 改造 | ||
一種物聯網技術領域的基于智能垃圾桶的網絡管理系統,包括:智能垃圾桶和與之互連通信的信息交互平臺;所述的智能垃圾桶包括:太陽能動力模塊、控制模塊、壓縮裝置、電源模塊和伺服電機;所述的控制模塊包括:單片機、人機交互模塊、超聲波測距模塊、稱重模塊、GPS模塊、GPRS模塊、數據存儲模塊和伺服電機驅動器。本發明能夠不受原有城市垃圾桶布局的限制,在垃圾桶智能化改造的基礎上實現垃圾的自動壓縮及高效清運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物聯網領域的技術,具體是一種基于智能垃圾桶的網絡管理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城市垃圾的清運工作一直是城市環保方面的重要問題,現代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特點是數量多、體積大,但是相對密度低、可壓縮性強。目前的城市垃圾桶管理方式效率低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物力,給城市的垃圾清運工作帶來巨大的負荷。
從根本上解決垃圾清運問題,首先需要控制垃圾的源頭,而對垃圾桶中的垃圾進行壓縮是一種可靠的處理方式;進而通過物聯網實現對城市各角落垃圾桶的智能化、信息化和效率化管理,掌握各垃圾桶的垃圾裝載信息以及需要清理的頻率,形成網絡化管理,能夠有效地提高清潔工人的工作效率。
目前的智能垃圾桶雖然很多都具有垃圾壓縮功能,但結構復雜、造價昂貴,不適合大規模推廣應用,與此同時智能垃圾桶缺少有效的網絡化管理,整體效率較低。
經過對現有技術的檢索發現,中國專利文獻號CN105046403A,公開(公告)日2015.11.11,公開了一種小區智能垃圾桶的物聯網管理系統,該系統包括:至少一個垃圾桶,每個垃圾桶上均設有傳感器組件和信息接收傳輸模塊,傳感器組件與信息接收傳輸模塊通信連接,能獲取垃圾桶狀態信息并經信息接收傳輸模塊發送;管理服務器,設有信息接收模塊,與各垃圾桶的信息接收傳輸模塊通信連接,能接收各垃圾桶的信息接收傳輸模塊發送的垃圾桶狀態信息,根據垃圾桶狀態信息給出各垃圾桶的實時狀態的提示信息。該發明不具有垃圾壓縮結構,因此不能有效提高垃圾桶的垃圾裝載量;且信息的反饋未形成網絡化管理,智能化以及效率化不夠;另外傳感器種類繁多,綜合利用率不高,浪費資源,增加了單個垃圾桶的造價以及維修費用,不利于廣泛推廣使用。
中國專利文獻號CN203877293U,公開(公告)日2014.10.15,公開一種太陽能自動壓縮垃圾筒,包括:垃圾筒殼體及設置于內部的垃圾筒本體,所述垃圾筒殼體設有利用太陽能發電的能源驅動系統、帶有剪叉機構的壓縮裝置及包含GPS定位模塊及GPRS通信模塊的控制系統。但是該實用新型沒有對垃圾桶內垃圾裝載量以及反饋的信息進行網絡化管理,無法有效的降低垃圾清運工作中人力物力的投入,不利于城市物聯網的構建。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種基于智能垃圾桶的網絡管理系統及其控制方法,能夠實現垃圾的自動壓縮及高效清運。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智能垃圾桶的網絡管理系統,包括:智能垃圾桶和與之互連通信的信息交互平臺,其中:
所述的控制模塊包括:單片機、人機交互模塊、超聲波測距模塊、稱重模塊、GPS模塊、GPRS模塊、數據存儲模塊和伺服電機驅動器,其中:人機交互模塊與單片機相連并傳輸控制信號,GPS模塊與單片機相連并傳輸定位信號,超聲波測距模塊與單片機相連并傳輸垃圾高度信號,稱重模塊與單片機相連并傳輸垃圾重量信號,單片機與伺服電機驅動器相連并傳輸壓縮裝置驅動控制信號,數據存儲模塊與單片機相連并傳輸智能垃圾桶的狀態信號,單片機與GPRS模塊相連并傳輸無線電通信控制信號,GPRS模塊與信息交互平臺相連并傳輸智能垃圾桶工作信息,信息交互平臺與GPRS模塊相連并傳輸反饋控制信號,GPRS模塊將反饋控制信號傳輸至單片機,單片機進行反饋控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3213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