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組合藥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32004.7 | 申請日: | 2016-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358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04 |
| 發明(設計)人: | 龐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龐群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25/18;A61K33/26;A61K35/586;A61K35/6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5412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精神分裂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藥物,屬于醫學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精神分裂癥是一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壯年緩慢或亞急性起病,臨床上往往表現為癥狀各異的綜合征,涉及感知覺、思維、情感和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以及精神活動的不協調。患者一般意識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過程中會出現認知功能的損害。病程一般遷延,呈反復發作、加重或惡化,部分患者最終出現衰退和精神殘疾,但有的患者經過治療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狀態。
精神分裂癥是由一組癥狀群所組成的臨床綜合征,它是多因素的疾病。盡管目前對其病因的認識尚不很明確,但個體心理的易感素質和外部社會環境的不良因素對疾病的發生發展的作用已被大家所共識。無論是易感素質還是外部不良因素都可能通過內在生物學因素共同作用而導致疾病的發生,不同患者其發病的因素可能以某一方面較為重要。1神經生物學因素;2遺傳學因素;大樣本人群遺傳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患者親屬中的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數倍,血緣關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遺傳學研究提示了與精神分裂癥有關的易感基因位。目前普遍認為,精神分裂癥可能是多基因遺傳,發病是由若干基因的疊加作用所致。3社會心理學因素;不良的生活事件、經濟狀況、病前性格等社會心理學因素,在精神分裂癥發病中可能起到了誘發和促進作用。精神分裂癥的病因尚末完全闡明,目前可以確定的一些影響因素,對疾病沒有明確的因果關系。目前較公認的觀點是,易感素質和外部不良因素通過內在生物學因素共同作用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精神分裂癥臨床表現。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癥狀復雜多樣,可涉及感知覺、思維、情感、意志行為及認知功能等方面,個體之間癥狀差異很大,即使同一患者在不同階段或病期也可能表現出不同癥狀。(1)感知覺障礙精神分裂癥可出現多種感知覺障礙,最突出的感知覺障礙是幻覺,包括幻聽、幻視、幻嗅、幻味及幻觸等,而幻聽最為常見。(2)思維障礙思維障礙是精神分裂癥的核心癥狀,主要包括思維形式障礙和思維內容障礙。(3)情感障礙情感淡漠及情感反應不協調是精神分裂癥患者最常見的情感癥狀,此外,不協調性興奮、易激惹、抑郁及焦慮等情感癥狀也較常見。(4)意志和行為障礙多數患者的意志減退甚至缺乏,表現為活動減少、離群獨處,行為被動,缺乏應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工作和學習興趣減退,不關心前途,對將來沒有明確打算,某些患者可能有一些計劃和打算,但很少執行。(5)認知功能障礙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認知缺陷的發生率高,約85%患者出現認知功能障礙,如信息處理和選擇性注意、工作記憶、短時記憶和學習、執行功能等認知缺陷。
發明內容
以中醫學分析精神分裂癥,以“風”、“痰”、“虛”、“火”作病因病機。中醫學中的“風”即因素體陰虛、七情過度、免疫力低下,菌邪入侵;“痰”即風生瘀毒、濕滯成痰,痰阻經絡;“虛”因腎元不固、氣血虧損免疫力低下。中醫治療精神分裂癥,應以補氣活血、開竅通絡、清熱滌痰、祛風排毒、化瘀通絡的中藥組合服用治療。
一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組合藥是按下面各中藥質量份比組合而成:鱉甲20份、丹參12份、生赭石10份、生地12份、玄參10份、黃芩10份、郁金10份、黃芪15份、水蛭9份、遠志13份、川芎10份、地龍10份、膽南星10份、茯苓12份、乳香10份、石菖蒲10份、甘草8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龐群,未經龐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3200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頸椎病的藥劑
- 下一篇:一種可有效治療脅痛的內服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