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生物反應污水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031722.2 | 申請日: | 2016-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218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樊鶴群;倪鑫;李妍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陰市弘諾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chuàng)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談杰 |
| 地址: | 2144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 反應 污水處理 方法 | ||
1.一種生物反應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工業(yè)污水經污水預處理廠預處理后導入綜合污水處理廠的混合配水 池內;
(2)將生活污水導入綜合污水處理廠的混合配水池內;
(3)將步驟(1)和步驟(2)混合后停留15分鐘,然后將污水經過配水 系統(tǒng)配水后平均分配至的AT-BC設備中;
(4)步驟(3)混合后的污水進入到AT-BC裝置內,通過生長在AT-BC裝 置內載體上的Bacillus菌吸附和初步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和氨氮;
(5)步驟(4)經過AT-BC裝置處理過的污水導入曝氣池,曝氣池內Bacillus 菌及其它微生物對污水中的有機物和氨氮、總磷進行去除,曝氣池停留時間8 小時;
(6)污水經過曝氣池曝氣處理后導入二沉池,在二沉池內進行泥水分離, 停留時間3小時;
(7)經過泥水分離的污水在二沉池內形成上清液和污泥;
(8)泥水分離后的上清液流入中間水池,利用提升泵提升至絮凝沉淀池進 行深度處理;
(9)絮凝沉淀后的污水進入濾布濾池內進行過濾,然后經過紫外消毒后達 標排放;
(10)步驟(7)中沉淀的污泥經過污泥管導入污泥池后經過潛水攪拌機攪 拌后進行污泥脫水,然后進行外運處理。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反應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 (1)中還包括通過營養(yǎng)液投加裝置將營養(yǎng)液泵入配水池內,工業(yè)污水在污水預 處理廠內經過提升泵房導入水解酸化池,在水解酸化池內進行水解酸化后導入混 合配水池;所述水解酸化時間為6小時。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反應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 (2)導入綜合污水處理廠時,經過粗格柵渠內經過回轉式格柵除污機進行除污處 理。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反應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 經過回轉式格柵除污機進行除污處理后經過提升泵房導入細格柵內,經過旋流沉砂 池進行沉沙處理,沉沙處理后導入配水池。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反應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 (10)中污泥脫水后形成的上清液導入粗格柵進行再次污水處理。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反應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 式格柵除污機的柵條間隙為25mm、寬度600mm;所述細格柵包括若干格柵渠,格 柵渠的柵條間隙5mm,格柵渠單寬700mm;所述旋流沉砂池直徑為1.0m,停留時 間30s,水力表面負荷200m3/m2·h。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反應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T-BC 裝置內投放有促進微生物生長和繁殖的營養(yǎng)劑。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反應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T-BC 裝置內設置有若干生物轉盤,AT-BC裝置內養(yǎng)殖有Bacillus菌。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生物反應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轉盤 為網狀盤片,Bacillus菌包括芽孢桿菌屬、芽孢乳桿菌屬、梭菌屬、脫硫腸狀 菌屬和芽孢八疊球菌屬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陰市弘諾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江陰市弘諾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3172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