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Co2VAl具有半金屬特性的異質結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31172.4 | 申請日: | 2016-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332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韓紅培 | 申請(專利權)人: | 許昌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1L43/12 | 分類號: | H01L43/12;H01L4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61000 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co sub val 具有 金屬 特性 異質結 制備 方法 | ||
1.基于Co2VAl具有半金屬特性的異質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 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構建界面結構;對于Co2VAl(111)表面,我們僅僅考 慮了兩個具有半金屬特性的端面:V和Al表面,而對于PbS,它有 兩個(111)表面:Pb和S表面;因此,在(111)方向上,在Co2VAl 和PbS之間存在四種界面:V–S,Al–S,V–Pb和Al–Pb。對于每一個 界面結構,我們考慮用25層的Co2VAl和13層的PbS來構建對稱性 的異質結;
第二步:對上述四種異質結進行結構優化;在優化的過程中,為 了盡可能的接近實際,允許Co2VAl和PbS這兩種材料中距離界面最 近的5個原子層中的原子進行位置弛豫,其他原子位置固定;
第三步:根據界面能的定義,分別計算出此四種界面的界面能大 小并加以列表比較,獲得結構最穩定的異質結;
第四步:計算優化后異質結的態密度、磁矩、自旋極化等物理量; 對態密度和磁矩的計算,主要包括界面層、次界面層、中心層原子的 總態密度和d電子的分態密度及磁矩;
第五步:分析界面結構的態密度、磁矩、自旋極化等;對態密度 的分析,我們利用圖示法,而對磁矩和自旋極化的分析,利用列表比 較的工藝;
第六步:通過對第三和第五步中圖形表格的分析和比較,獲得具 有100%自旋極化且結構穩定的半金屬界面薄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許昌學院,未經許昌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3117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