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二軸動態穩定全景攝照一體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30994.0 | 申請日: | 2016-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356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董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佳視傳奇傳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247 | 分類號: | H04N5/247;H04N5/232;F16M11/18;F16M1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奧翔領智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路遠 |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動態 穩定 全景 一體機 | ||
1.一種二軸動態穩定全景攝照一體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全景攝照一體機和穩定支架, 所述全景攝照一體機安裝在穩定支架上;所述全景攝照一體機包括機框,所述機框的四周 和頂部均安裝有攝像機,所述機框內安裝有攝照一體機控制電路,所述攝照一體機控制電 路分別與攝像機的數據控制總線、開關和信號線連接,安裝在機框四周的多臺攝像機鏡頭 視角范圍之和為360°,安裝在機框頂部的攝像機鏡頭與安裝在機框四周的攝像機合成的垂 直視角范圍為33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二軸動態穩定全景攝照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攝照一體機 控制電路包括可編程中央處理單元、USB集成控制單元、信號控制與狀態監測控制總線、多 路穩壓電源控制電路和電源組成,所述電源經過多路穩壓電源控制電路穩壓后為攝照一體 機控制電路和攝像機供電,所述可編程中央處理單元分別與USB集成控制單元和信號控制與 狀態監測控制總線通信連接,所述USB集成控制單元和信號控制與狀態監測控制總線分別與 多臺攝像機的數據控制總線和信號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二軸動態穩定全景攝照一體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無線信號 接收器和無線信號發射器,所述無線信號接收器與可編程中央處理單元通信連接,所述無 線信號接收器將無線信號發射器發出的控制信號傳遞給可編程中央處理單元,實現遙控控 制。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二軸動態穩定全景攝照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穩定支架包 括水平X軸旋轉框架、水平Y軸旋轉框架和豎直支架,所述水平X軸旋轉框架、水平Y軸旋轉 框架均為矩形框架,所述全景攝照一體機安裝在水平X軸旋轉框架的短邊框上,水平X軸旋 轉框架位于水平Y軸旋轉框架內,水平X軸旋轉框架的兩側長邊框中間位置分別與水平Y軸旋 轉框架的兩側短邊框中間位置軸連接,所述豎直支架為U型框,U型框的兩側開口框分別與 水平Y軸旋轉框架的兩側長邊框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二軸動態穩定全景攝照一體機,其特征在于,在水平X軸旋轉 框架和水平Y軸旋轉框架的一個連接端安裝有伺服電機,所述水平X軸旋轉框架由伺服電機 驅動繞與水平Y軸旋轉框架轉動配合的連接軸轉動。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二軸動態穩定全景攝照一體機,其特征在于,在水平Y軸旋轉 框架和豎直支架的一個連接端安裝有伺服電機,所述水平Y軸旋轉框架由伺服電機驅動繞與 豎直支架轉動配合的連接軸轉動。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二軸動態穩定全景攝照一體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平X 軸旋轉框架上和基座上安裝有角加速度傳感器,角加速度傳感器實現攝像機X/Y軸和基座相 對運動角度和角速度數據采集和比較與可編程人工智能PID伺服自動控制單元通信連接;可 編程人工智能PID伺服控制單元采集X/Y軸和基座角度和加速度參數,通過PID算法處理和 X/Y軸水平穩定伺服電機對全景攝照一體實現水平X/Y軸方向的穩定控制。保證攝像機在水 平方向上的穩定控制。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二軸動態穩定全景攝照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電機與 可編程人工智能PID伺服自動控制單元連接,所述電源經多路穩壓電源控制電路穩壓后為可 編程人工智能PID伺服自動控制單元供電。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二軸動態穩定全景攝照一體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安裝架, 所述全景攝照一體機通過安裝架安裝在水平X軸旋轉框架上。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二軸動態穩定全景攝照一體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電源倉, 所述電源倉安裝在水平X軸旋轉框架的另一個短邊框上,所述電源為充電電池組,所述充電 電池組放置在電源倉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佳視傳奇傳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經佳視傳奇傳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3099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