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子封裝件及其制法與基板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30803.0 | 申請日: | 2016-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3556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8 |
| 發明(設計)人: | 蔣靜雯;王信智;施智元;陳仕卿 | 申請(專利權)人: | 矽品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3/488 | 分類號: | H01L23/488;H01L23/492;H01L21/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偉;王錦陽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 封裝 及其 制法 板結 | ||
一種電子封裝件及其制法與基板結構,基板結構,包括:具有相對的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的基板本體、以及設于該第一表面上并電性連接該基板本體的多個導電柱,以通過該些導電柱取代現有導電硅穿孔,因而大幅降低制作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一種電子封裝件,尤指一種節省制作成本的電子封裝件及其制法與基板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產業的蓬勃發展,電子產品也逐漸邁向多功能、高性能的趨勢。目前應用于芯片封裝領域的技術,例如芯片尺寸構裝(Chip Scale Package,簡稱CSP)、芯片直接貼附封裝(Direct Chip Attached,簡稱DCA)或多芯片模組封裝(Multi-Chip Module,簡稱MCM)等覆晶型態的封裝模組、或將芯片立體堆迭化整合為三維積體電路(3D IC)芯片堆迭技術等。
圖1A至圖1F為現有3D芯片堆迭的電子封裝件1的制法的剖面示意圖。
如圖1A所示,提供一具有相對的轉接側10b與置晶側10a的硅板體10,且該硅板體10的置晶側10a上形成有多個開孔100。
如圖1B所示,將絕緣材102與導電材(如銅材)填入該些開孔100中以形成導電硅穿孔(Through-silicon via,簡稱TSV)101。接著,于該置晶側10a上形成一電性連接該導電硅穿孔101的線路重布結構(Redistribution layer,簡稱RDL)。
具體地,該線路重布結構的制法,包括形成一介電層11于該置晶側10a上,再形成一線路層12于該介電層11上,且該線路層12形成有位于該介電層11中并電性連接該導電硅穿孔101的多個導電盲孔120,之后形成一絕緣保護層13于該介電層11與該線路層12上,且該絕緣保護層13外露部分該線路層12,最后結合多個如焊錫凸塊的第一導電元件14于該線路層12的外露表面上。
如圖1C所示,一暫時性載具40(如玻璃)以膠材400結合于該置晶側10a的絕緣保護層13上,再研磨該轉接側10b的部分材質,使該些導電硅穿孔101的端面外露于該轉接側10b’。
具體地,于研磨制造方法中,該硅板體10未研磨前的厚度h約700至750um(如圖1B所示),而研磨后的厚度h’為100um(如圖1C所示),且一般制造方法會先以機械研磨方式使該硅板體10的厚度剩下102至105um,再以化學機械研磨(Chemical-MechanicalPolishing,簡稱CMP)方式研磨至100um。
此外,該膠材400的厚度t為50um,因而于制造方法時會受限于該膠材400的總厚度變動(total thickness variation,簡稱TTV),若TTV過大(約為10um),如圖1C’所示,該硅板體10于左右側會發生高低傾斜,導致該硅板體10于研磨時會有碎裂風險(crack risk),且于研磨后,往往僅部分該導電硅穿孔101露出,而部分該導電硅穿孔101沒有露出。
又,因薄化該硅板體10有所限制(研磨后的厚度h’為100um),故該導電硅穿孔101會有一定的深度d(約100um),使該導電硅穿孔101的深寬比受限為100um/10um(即深度d為100um,寬度w為10um)。
另外,若欲使該導電硅穿孔101的深度僅為10um,將因制造方法成本過高而無法量產。具體地,因該膠材400的TTV約為10um,使研磨(機械研磨與CMP)該硅板體10的厚度h’只能磨薄至剩下100um,而后續需通過濕蝕刻(wet etch)移除該硅板體10的厚度h”約90um之多,才能使該導電硅穿孔101露出,但是若采用濕蝕刻制造方法,其蝕刻制造方法時間冗長,導致需極多蝕刻藥液且提高制作成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矽品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矽品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308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