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航空噴霧雙層防振蕩藥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30784.1 | 申請日: | 2016-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999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25 |
| 發明(設計)人: | 董立立;管賢平;楊洪濤;郝建敏;馬征;靳合琦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4D1/18 | 分類號: | B64D1/18;A01M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王素琴 |
| 地址: | 212013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航空 噴霧 雙層 振蕩 藥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航空噴霧雙層防振蕩藥箱,主要應用于航空噴 霧植物保護。
背景技術
農業航空噴霧技術是利用航空器及其機載設備將噴施物應用于靶標區的作業技術,航空 器的航高航速、藥液傾斜震蕩、以及氣象條件、作業設備霧化性能等均對噴施效果有著較大 影響。該技術在國外開展得比較早,應用得比較成熟。1911年德國人最早提出用飛機噴撒化 學藥劑,以控制森林害蟲的計劃。1918年美國用雙翼飛機噴藥防治牧草害蟲取得成功。1922 年用JN-6軍用飛機的改良型噴灑棉花,同年前蘇聯用飛機噴灑農藥撲滅了蝗蟲。第二次世界 大戰后,各種殺蟲劑、殺菌劑和除草劑大量問世,要求用高效能的噴灑機具來滿足植物保護 工作的需要,同時大量軍用飛機和駕駛員轉向農業,促使農業航空迅速發展。美國1949年開 始研制專門用于農業的農用飛機,20世紀50年代開始設計制造多用途農業飛機,50年代末, 直升機也加入農業航空行列,是目前世界上應用航空噴霧技術最發達的國家,也是最為成熟 的國家。農用航空作業項目除了飛機播種、施肥、施農藥外,還包括人工降雨、森林滅火、 空氣清潔、殺滅病菌等。
航空噴霧在我國是開展最早的飛機作業項目和主要作業方式,近年來,我國每年使用航 空噴霧防治農作物病蟲害面積達70多萬hm2,防治草原蟲害面積54~70萬hm2,小麥葉面施 肥140多萬hm2,截至2012年底,其飛行作業時間近40000h,在通用航空作業項目中居第三 位;航空噴霧與地面噴霧作業相比,具有快速、高效、靈活、突擊性強等特點,在航空植保、 航空施肥和衛生防疫等領域顯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我國農林業發展和農業現代化建設做 出了重要貢獻。隨著我國植保技術精細化發展趨勢與要求,目前農業航空噴霧技術正由常量 噴霧向低容量和超低容量的轉變,由單一作業向綜合作業延伸,由粗放作業向精準作業的發 展。精準施藥技術是在航空噴霧作業時,通過SSM中不同區域(較小的面積單元)所需的農 藥制劑、肥料用量,進行變量噴施。實施精準施藥、提高作業效率、降低環境污染,是今后 航空噴霧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
無人直升機自動化程度高、操控安全、減少污染、運行成本低,借助直升機等進行航空 植保是未來植保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研究表明,航空植保作業能快速高效地完成病蟲草害 的防治,特別是能及時有效地防治大面積爆發性有害生物災害;同時,它不受地理因素的制 約,無論山區或平原、水田還是旱田,特別是對于灘涂、沼澤等地面機械難以進入的地域, 都可順利高效的完成作業任務;與地面機械田間作業相比,飛機作業還有降低作業成本、不 會留下轍印和損壞農作物等優點。但其作業時采用超低空飛行,距作物冠層5~7m,田間周邊 障礙物如電線、電桿、樹木等影響,引起飛行安全問題。另一方面,航空噴霧霧滴釋放位點 較高,對飛機的飛行質量有較高的要求,如果噴霧作業中藥液的傾蕩將極大影響飛機的飛行 性能,而使噴出的霧滴譜寬、對靶性差,部分細小的霧滴可飄移至數公里以外,極易造成污 染。
因此,在航空噴霧植保作業中,由于飛機轉向或因需保持距作物冠層一定距離,藥箱中 的藥液會因此發生傾斜或震蕩,影響直升機飛行的平穩性和安全性,并嚴重影響噴霧的質量 和施藥的精準性。公告號為CN201633924U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無人直升機噴灑裝 置,在藥箱內裝有豎直的防震板,將藥箱內腔分隔成連個相互連通的腔室,以防止藥箱內的 藥箱隨直升機飛機而振動。雖然該實用新型專利中所述的結構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藥箱內藥 液大幅度的震蕩,但是并不能很好的防止藥箱內藥液的傾斜,即不能解決藥液傾斜對直升飛 機造成的不平衡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當前航空噴霧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航空噴霧雙層防振蕩藥箱, 防止航空噴霧作業過程中藥液的傾斜和振蕩,提高噴霧作業時飛機的飛行質量和作業的可靠 性,提高航空噴霧作業效率和農藥利用率,降低植保作業成本和用藥量,提高我國航空植保 作業應用水平,滿足現代精準農業的發展需要,并減少環境污染。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上述技術目的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3078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爆炸鉤釣鯰魚餌料的配制方法
- 下一篇:一種復雜通訊意圖選擇無縫切換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