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移動自組織網絡中基于多Qos路由選擇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30662.2 | 申請日: | 2016-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7754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2 | 
| 發明(設計)人: | 陶洋;沈敬紅;顧友峰;李鵬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12/725 | 分類號: | H04L12/725;H04W40/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廖曦 | 
| 地址: | 400065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移動 組織網絡 基于 qos 路由 選擇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移動自組織網絡中基于多Qos路由選擇方法,屬于移動通信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路由請求消息的產生:包括查詢自身路由表,若無可達路由,發起路由發現過程,復制路由表中目的節點序列號到路由請求消息分組的目的節點序列號域,源節點廣播路由請求消息到鄰居節點;路由請求消息的處理和轉發:包括對接入準則的判斷,對接入準則判斷結果進行相應處理,根據路由轉發表信息判斷節點是否收到相同ID和相同源節點IP地址的路由請求消息分組,并對判斷結果做相應處理;路由應答消息的產生及處理:包括目的節點產生路由應答,中間節點產生路由應答,中間節點對路由應答消息的處理,無路由應答路徑的處理。該方法避免了性能瓶頸節點,節省了路由開銷,提高了系統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移動通信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移動自組織網絡中基于多Qos路由選擇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無線通信和移動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無線通信裝置(如手持數字裝置、可佩戴計算機及車載無線設備)的迅速增長,用戶既可快速接入網絡,訪問網絡資源,又能隨時隨地組網,共享信息。
根據組網控制方式的不同,無線通信網絡一般分為集中式和無中心自組織式兩類。集中式網絡(如蜂窩移動通信系統、有線骨干網)需要預先已部署好的基站、交換中心等固定網絡設施。然而某些特殊場合(如戰場上的通信、地震后的救援、野外科學考查、偏遠地區的臨時會議等)通常不會有已部署的固定設施,因此能夠臨時快速組網的MAENT便在這些情況下應運而生。
詞語“AdHoc”來源于拉丁語,意思為“特定的、專用的”,也可稱為“自組織網”或“無固定設施網”。IEEE802.11標準委員會最初采用“Ad Hoc網絡”一詞來描述這種自組織網絡,國際互聯網工程任務組(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將Ad Hoc網絡稱為MANET。網絡中的節點能否直接通信取決于節點最大通信范圍及兩節點間的距離,不在直接通信范圍內的節點,需要中繼節點轉發,因此MANET也被稱為無線多跳網絡。
隨著移動自組織網絡應用的廣泛和深入,多媒體大流量數據及實時應用迫切需要能夠準確可靠快速地傳輸,這些都對MANET的QoS性能提出了較高要求,需要路由協議能夠提供一定的QoS保證。網絡中節點能量、網絡帶寬等資源有限,使MANET路由研究變得困難和復雜。
因此,研究并實現如何利用有限的網絡資源尋找源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的具有較高QoS保證的路由方法成為了研究的難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移動自組織網絡中基于多Qos路由選擇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路由請求消息的產生:包括查詢自身路由表,若無可達路由,發起路由發現過程,復制路由表中目的節點序列號到路由請求消息分組的目的節點序列號域,源節點廣播路由請求消息到鄰居節點;
S2:路由請求消息的處理和轉發:包括對接入準則的判斷,對接入準則判斷結果進行相應處理,根據路由轉發表信息判斷節點是否收到相同路由請求消息ID<RREQ_ID>和相同源節點IP地址的路由請求消息分組,并對判斷結果做相應處理;
S3:路由應答消息的產生及處理:包括目的節點產生路由應答,中間節點產生路由應答,中間節點對路由應答消息的處理,無路由應答路徑的處理。
進一步,在步驟S1中,若無法獲得該目的節點的序列號,則將路由請求消息<RREQ>分組中“U”域置1,目的節點序列號標記為未知;將該RREQ消息中的源節點序列號設為該節點自己的當前序列號加1,RREQ_ID域設為當前節點使用的RREQ_ID加1,將該RREQ消息中的跳數域置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郵電大學,未經重慶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3066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