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瀝青發泡機智能化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30412.9 | 申請日: | 2016-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1153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3 |
| 發明(設計)人: | 何明;黃戀;王軍;黑保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宜昌江峽船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D27/02 | 分類號: | G05D27/02;E01C19/02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彭婭 |
| 地址: | 443209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泡管 瀝青流量傳感器 輸出口 水流量傳感器 水泵 智能化控制系統 瀝青發泡機 控制裝置 變頻器 瀝青泵 夾套 瀝青 進水口連接 水流量 電機連接 質量隱患 進油管 排油管 發泡 配比 外壁 驅動 進口 保證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瀝青發泡機智能化控制系統,瀝青泵的輸出口與發泡管的進口連接,在瀝青泵的輸出口與發泡管之間設有瀝青流量傳感器;發泡管的外壁設有夾套,夾套與進油管和排油管連接;水泵的輸出口與發泡管進水口連接,在水泵的輸出口與發泡管之間設有水流量傳感器;水流量傳感器和瀝青流量傳感器與控制裝置連接,控制裝置與變頻器連接,變頻器與驅動水泵的電機連接。通過設置的瀝青流量傳感器和水流量傳感器,以瀝青流量傳感器的數據作為基準,對水流量進行調節,從而實現精確控制水和瀝青的配比。保證瀝青發泡質量,杜絕質量隱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瀝青發泡領域,特別是一種瀝青發泡機智能化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瀝青發泡溫拌技術,因具有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等優點,受到國內外公路行業的廣泛關注。目前,瀝青發泡機的加水控制是靠水的壓力反饋控制的,由于水的壓力受到瀝青流動管側復雜的壓力變化影響,不能直觀的反映瀝青量和加水量,造成瀝青與水配比難以控制。此方法控制粗放,不能有效地保證瀝青發泡質量,存在質量隱患,可能導致瀝青道路建設中發生重大質量事故與質量損失。
中國專利文獻CN 101739000 B公開了一種瀝青發泡裝置智能控制系統,提出采用傳感器,主要是流量計對于瀝青的發泡進行智能控制,但是,該方案采用將瀝青和水獨立控制按設定配比的方式,并且引入較多的控制參數,例如,發泡水流量、拌和水流量及空氣流量,并設置了具有溫度自動控制功能,由溫度變送器采集溫度信號傳送給控制模塊,控制模塊控制瀝青管道上的加熱元件進行加熱;存在的問題是,該控制系統涉及參數過多,控制難度較高,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系統容易崩潰。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瀝青發泡機智能化控制系統,能夠實現瀝青發泡機智能化控制,可精確控制水和瀝青的配比,在優選的方案中,本發明的控制參數設置合理,利于大規模生產。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瀝青發泡機智能化控制系統,瀝青泵的輸出口與發泡管的進口連接,在瀝青泵的輸出口與發泡管之間設有瀝青流量傳感器,所述的瀝青流量傳感器為動差靶式流量計;
發泡管的外壁設有夾套,夾套與進油管和排油管連接;
水泵的輸出口與發泡管進水口連接,在水泵的輸出口與發泡管之間設有水流量傳感器;
水流量傳感器和瀝青流量傳感器與控制裝置連接,控制裝置與變頻器連接,變頻器與驅動水泵的電機連接。
發泡管的出口與攪拌缸連接。
在進油管設有溫度傳感器。
在排油管設有溫度傳感器,進油管和排油管上的溫度傳感器與控制裝置連接;從進油管和排油管的溫度,控制裝置測算出發泡管中的溫度,還根據發泡管的溫度,實時修正瀝青流量傳感的測量誤差。
進油管通過油泵與恒熱爐連接,驅動油泵旋轉的油泵變頻電機與控制裝置連接。
還設有儲水箱,儲水箱通過第二過濾器與水泵的輸入口連接,在水泵的輸出口與水流量傳感器之間還設有泄壓閥,泄壓閥的溢流口與儲水箱連接。
在水泵的輸出口與水流量傳感器之間還設有壓力傳感器和第二電磁閥。
在儲水箱內還設有液位傳感器,液位傳感器與控制裝置連接,
進水管通過第一過濾器和第一電磁閥與儲水箱連接。
在第二過濾器之后設有排污閥。
以瀝青流量傳感器的數據為基準,控制裝置通過變頻器調節水泵的轉速來控制瀝青與水的混合比例;
在進油管和排油管上設置溫度傳感器,進油管通過油泵與恒熱爐連接,驅動油泵旋轉的油泵變頻電機與控制裝置連接,以溫度差控制油泵變頻電機的轉速,以調節發泡管內的溫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宜昌江峽船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宜昌江峽船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3041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