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淋濁的中藥煎膏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30243.9 | 申請日: | 2016-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126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23 |
| 發明(設計)人: | 夏放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夏放軍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K9/06;A61P13/00;A61K35/3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一新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劉興耿 |
| 地址: | 528100 廣東省佛山市三水***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中藥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淋濁的中藥煎膏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淋濁是小便異常及排尿困難的不同征候的疾患。淋者小便滴瀝澀痛;濁者小便混濁不清。淋與濁,古分五淋二濁。淋的發病原因,則皆由陰陽乖舛,清濁相干,或膀胱蓄熱,水道瘀寒,所以欲通不通,滴瀝澀痛。濁病之原,大抵多由敗積瘀腐及濕熱下注而成。至于癃閉的發病,有心腎不交,陰陽不通,而內外關格者;有熱結下焦,壅塞胞內,而氣道澀滯者;有肺中伏熱,不能生水,而氣化不施者;有脾經濕熱,清氣郁滯,而濁氣不降者;有痰涎阻結,氣道不通者;有久病多汗,津液枯耗者;有肝郁忿怒,氣閉不通者,有脾虛氣弱,通調失宜者。
目前市面上治療淋濁的藥物較少,而且治療效果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療效好,見效快的治療淋濁的中藥煎膏及其制備方法。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淋濁的中藥煎膏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大一箭球12-14份、萆薢6-8份、赤楠根13-15份、臭牡丹根2-4份、骨把5-7份、莙荙菜12-14份、棕櫚根11-13份、血人參9-11份、三白草根8-10份、紅花酢漿草2-4份、酸棗根皮6-8份、鋪地黍根7-9份、鳥不企5-7份、藍玉簪龍膽10-12份、知母10-14份、天花粉5-7份、黃鱔藤根11-13份、黃酒20-30份、桃膠2-4份和阿膠15-17份。
進一步的,包括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大一箭球14份、萆薢6份、赤楠根13份、臭牡丹根2份、骨把5份、莙荙菜12份、棕櫚根11份、血人參9份、三白草根8份、紅花酢漿草2份、酸棗根皮6份、鋪地黍根7份、鳥不企5份、藍玉簪龍膽10份、知母10份、天花粉5份、黃鱔藤根11份、黃酒20份、桃膠2份和阿膠15份。
進一步的,包括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大一箭球12份、萆薢8份、赤楠根15份、臭牡丹根4份、骨把7份、莙荙菜14份、棕櫚根13份、血人參11份、三白草根10份、紅花酢漿草4份、酸棗根皮8份、鋪地黍根9份、鳥不企7份、藍玉簪龍膽12份、知母14份、天花粉7份、黃鱔藤根13份、黃酒30份、桃膠4份和阿膠17份。
進一步的,包括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大一箭球13份、萆薢7份、赤楠根14份、臭牡丹根3份、骨把6份、莙荙菜13份、棕櫚根12份、血人參10份、三白草根9份、紅花酢漿草3份、酸棗根皮7份、鋪地黍根8份、鳥不企6份、藍玉簪龍膽11份、知母12份、天花粉6份、黃鱔藤根12份、黃酒25份、桃膠3份和阿膠16份。
本發明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淋濁的中藥煎膏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萆薢6-8份、赤楠根13-15份、臭牡丹根2-4份、棕櫚根11-13份、血人參9-11份、酸棗根皮6-8份、鋪地黍根7-9份、三白草根8-10份和黃鱔藤根11-13份一起倒入到粉碎機中進行粉碎處理,粉碎至120-150目,制得混合粉末,備用;
2)將步驟1)制得的混合粉末倒入到器皿中,然后加入黃酒20-30份,充分攪拌均勻,密封并水浴加熱至60℃,保持20分鐘,然后置于28℃的溫室中浸泡25天,制得藥酒,備用;
3)將莙荙菜12-14份、紅花酢漿草2-4份和藍玉簪龍膽10-12份一起倒入到搗缽中,搗爛成泥狀,制得泥狀物,備用;
4)將步驟2)制得的藥酒倒入到中藥煲中,用武火煮至沸騰并保持沸騰狀態5分鐘,然后加入適量的水分和步驟3)制得的泥狀物,繼以文火慢熬50分鐘,過濾,制得藥液,備用;
5)將步驟4)制得的藥液倒入低溫蒸發濃縮機中進行蒸發濃縮處理,將含水量蒸發至20%左右,制得濃縮藥液,備用;
6)將大一箭球12-14份、鳥不企5-7份、知母10-14份、天花粉5-7份和骨把5-7份一起倒入到中藥煲中,加入適量的水分并用武火加熱20分鐘后加入桃膠2-4份充分攪拌,再以文火慢熬30分鐘,然后加入步驟5)制得的濃縮藥液,繼以文火慢熬30分鐘,過濾去除藥渣,然后加入阿膠15-17份,并以文火慢熬15分鐘,熬制過程中不斷攪拌,放涼,即得煎膏。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添加有大一箭球、萆薢、三白草根和知母具有良好的利濕通淋和去濁的效果,可以迅速緩解病人的小便滴瀝澀痛的情況,而且配合有赤楠根、臭牡丹根、骨把、三白草根和鋪地黍根,可以治療脾經濕熱的情況,從而使得治療效果更加迅速。
以下是治療淋濁的中藥煎膏的中藥原料的藥效:
大一箭球:疏風清熱,利濕通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夏放軍,未經夏放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3024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咽喉炎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治療肝腎陰虛型臌脹病的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