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控制光照培育石斑魚苗種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29137.9 | 申請日: | 2016-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6046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水生;王翔;張勇;葉智鋒;王慶;彭誠;陳嘉興;張海發;林浩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61/10 | 分類號: | A01K61/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知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104 | 代理人: | 宣國華,劉艷麗 |
| 地址: | 510275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控制 光照 培育 石斑魚 苗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石斑魚苗種培育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控制光照培育石斑魚苗種的方法。
背景技術
石斑魚是我國重要的海水養殖魚類,隸屬于鱸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石斑魚亞科(Epinephelinae)。石斑魚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為餐桌中的上等佳肴,深受各地消費者的喜愛,在我國南方沿海廣東、海南、福建、廣西等地石斑魚已成為海水養殖的主要對象,經濟價值巨大。
石斑魚由受精卵發育到幼苗階段需要一個多月的培育階段,其中包括開口,長鰭條、收鰭條和長花紋四個階段。開口、收鰭條與長花紋階段為石斑魚幼苗培育的危險期。在開口階段,由于幼苗缺乏運動能力,通常只能被動進食,因此水體的粘稠度以及餌料的密度對其攝食具有很大的影響;在收鰭條階段,仔魚會聚集在一起,容易導致窒息缺氧;到長花紋階段,仔魚在一起會自相殘殺。因此,需要一個穩定的水體環境來保證育苗的成活率。
石斑魚是深海魚類,不喜光。自然條件下,剛孵化的幼苗無法承受水深超過一米的壓力,其前期生活的生態位應為海洋上層水位,自然陽光充足、餌料豐富。隨著苗種生長,所能承受的水壓增加,石斑魚幼苗會將其生態位下移,受到的光照越來越少甚至最后躲避陽光。
目前,大多數的石斑魚苗種培育都是通過兩種方式來獲得的,一種為大塘或者高位池培育,一種為室內水泥池培育。這些方法各有優缺點:大塘或高位池產量大、時間短、操作簡單。但由于水體不可控,受外界環境變化影響大,病害多,育苗成活率低而且不穩定。室內水泥池產量較低,但缺乏自然光照的輔助,水體結構不穩定,需要增加更多的外源物質進行調節,增加了其育苗成本,而且仔魚前期未得到自然光照的促進生長作用,延長了其育苗的時間并且增加了育苗的死亡率。因此這兩種方式應該更完善的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更加成熟的石斑魚育苗體系,促進整個石斑魚養殖行業的發展,以滿足市場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控制光照培育石斑魚苗種的方法,該方法產量高、成本低,魚苗體質好、病害少、成活率高。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控制光照培育石斑魚苗種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1)設置室內育苗池和室外育苗池,選取海水進行預處理,并培育藻水,同時在室內育苗池中設置孵化網箱用于孵化石斑魚受精卵;
(2)在室內育苗池中孵化后第3~10天,將幼苗置于室外育苗池進行培育,光源為自然太陽光;
(3)待幼苗培育至第11~22天,在室外育苗池上覆蓋遮陽網以降低光照強度;
(4)待幼苗培育至第23~30天,將幼苗轉入室內育苗池內,采用日光燈進行光照,調節光強為5000~8000lx,每日光照時間為8~10h;
(5)待幼苗培育至第31~35天,調節光強為3000~5000lx,每日光照時間為7~8h,培育35~38天后出苗。
在上述控制光照培育石斑魚苗種的方法中:
步驟(1)中所述的海水預處理包括沙濾、殺菌、消毒和曝氣,所述培育藻水包括選取預處理過的海水,加入濃縮小球藻和蝦片,在自然光下培育,至小球藻的終濃度為1900~2400ppm,作為培育藻水待用。
步驟(2)中將幼苗置于室外育苗池進行培育時,放苗密度優選為8000~16000尾優質石斑魚苗/m3海水。
步驟(2)中待石斑魚受精卵在室內育苗池中孵化后第3~10天,將幼苗置于室外育苗池進行培育時,優選每天12~14點在室外育苗池上覆蓋遮陽網以降低光照強度。
步驟(3)中遮陽網的透光率為70~80%。
步驟(2)~步驟(5)中在幼苗培育過程中,需要投喂生物餌料,所述生物餌料包括活體海水濃縮小球藻、輪蟲、橈足類、搖蚊幼蟲、豐年蟲與蠅蛆。
其中活體海水濃縮小球藻、搖蚊幼蟲、豐年蟲與蠅蛆可直接投喂,輪蟲和橈足類需經過富含EPA、DHA的不飽和脂肪酸的營養素處理后投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大學,未經中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2913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收集眼斑水龜卵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規模珍禽養殖場用防撒料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