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有機廢棄物除臭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28495.8 | 申請日: | 2016-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174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林山水(北京)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楠 |
| 主分類號: | A61L9/01 | 分類號: | A61L9/01;A61L10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吳泳歷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陽***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機 廢棄物 除臭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有機廢棄物處理技術,特別是一種有機廢棄物除臭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垃圾的產生量逐漸增長,在城市生活垃圾中50%以上為有機廢棄 物,具有含水率高、有機質比例高、氮磷鉀等營養元素豐富和易腐爛等特點,其在收集、轉 運和處理過程中容易產生惡臭氣味,嚴重污染空氣和環境,影響惡劣。國內外的生物除臭劑 往往以為活力不夠或微生物菌群篩選自有機廢棄物以外的環境,在使用過程中不利于有機廢 棄物本身含有的內源性有益微生物菌群的形成和繁殖,無法長時間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生長和 繁殖,從源頭上根除臭味的產生,影響使用和推廣。
就目前市場上現有的有機廢棄物微生物除臭技術而言,利用從有機廢棄物的存在環境中 篩選出的功能微生物菌株,經過特殊的發酵技術,獲取天然的微生物菌株和天然的生物代謝 產物用于抑制有機廢棄物中的有害菌的繁殖、促進有益微生物菌群的形成同時又能夠吸收和 降解臭味氣體的技術,目前還沒有相關的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既能吸收和消除環境中的惡臭氣體,又 能抑制環境中有害菌的繁殖,同時可以促進環境中內源性有益菌群的生長和繁殖,從根源上 避免臭味的產生,從而可以達到長時間的、有效的除臭效果,并且發酵工藝簡單,容易控制, 生產成本低,具有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有機廢棄物除臭劑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有機廢棄物除臭劑,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包含復合微生物制劑
所述復合微生物制劑中的微生物包含蠟樣芽胞桿菌(Bacillusmojavensis)和短小芽孢桿 菌(Bacilluspumilus)。
所述復合微生物制劑中,所述蠟樣芽胞桿菌不少于3.0×107CFU/mL,短小芽孢桿菌不少 于1.0×107CFU/mL。
所述復合微生物制劑中,所述蠟樣芽胞桿菌菌種數量的百分比為70~80%,所述短小芽 孢桿菌菌種數量的百分比為20~30%。
所述的有機廢棄物除臭劑,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酶制劑,所述酶制劑包含蛋白酶、淀粉 酶、脂肪酶、纖維素酶。
所述酶制劑中各成分在所述有機廢棄物除臭劑中的重量體積百分比含量分別為蛋白酶 14.6-23.6%、淀粉酶15.7-34.6%、脂肪酶4.5-8.5%、纖維素酶20-30%。
任一所述的有機廢棄物除臭劑,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小分子肽,其重量體積百分比含量 為7.8-19.6%。
任一所述的有機廢棄物除臭劑,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生物表面活性,其重量體積百分比 含量為0.3-0.6%。
任一所述的有機廢棄物除臭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制備蠟樣芽胞桿菌、短小芽孢桿菌的種子菌液,種子菌液至少達到1.0×108CFU/mL 數量級;
(2)對種子菌液進行擴繁制備得發酵母液,
(3)發酵母液室溫條件下避光密閉靜止保存3~7天,兩種發酵母液按比例混合即制得除 臭劑。
所述進行擴繁所采用的液體培養基配方為:硝酸銨7.5g,氯化鈉3.0g,磷酸氫二鉀2.0g, 硫酸鎂0.2g,七水合硫酸亞鐵0.2g,酵母浸膏1.0g,蔗糖20.0g,溶于蒸餾水,定容至1000mL, pH7.0~7.5。
一種處理有機廢棄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權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有機廢棄 物除臭劑噴灑到待處理有機廢棄物表面的步驟。
本發明公開的除臭劑,以蠟樣芽胞桿菌、短小芽孢桿菌為有效成分,利用這兩種微生物 的自身代謝活動、代謝產物和對環境中的其它有效微生物的輔助作用,能夠有效吸收、降解 有機廢棄物產生的惡臭氣體,抑制有害菌的生產繁殖,促進內源性微生物菌群的形成,從根 源上防止惡臭氣體的產生,從而能夠較長時間的保持有機廢棄物的除臭效果,達到除臭效果。
本發明進一步公開了除臭劑中兩種微生物的最優比例范圍以及菌種濃度,實施例數據表 明,這些數據范圍內,對于分解有機廢棄物的惡臭氣體,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作用更為顯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林山水(北京)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楠,未經中林山水(北京)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2849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燙傷創口專用保溫敷料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智能肝病用消毒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