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耳鳴的中藥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25815.4 | 申請日: | 2016-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773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13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黎余英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88 | 分類號: | A61K36/8988;A61P27/16;A61K33/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山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耳鳴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是一種治療耳鳴的中藥。
背景技術
耳鳴,又名耳作蟬鳴。多因氣血不足、腎陰虧損、宗脈失養、風邪乘虛、隨脈入耳、與氣相搏、故為耳鳴。多見于老年人,聲細而常鳴,伴有腰膝酸軟頭暈眼花,為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病。本發明通過采用多味中藥配合,有祛風通絡、填精益腎、通竅養陰作用,對耳鳴有著顯著療效,無毒副作用,且取材容易,價格低廉,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與市場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耳鳴的中藥,通過采用多味中藥配合,有祛風通絡、填精益腎、通竅養陰作用,對耳鳴有著顯著療效,無毒副作用,且取材容易,價格低廉,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與市場前景。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配方:一種治療耳鳴的中藥,包括以下組份:蓯蓉40~60份,巴戟20~40份,杞子20~40份,山萸肉20~40份,山藥20~40份,遠志20~40份,天麻20~40,菊花20~40份,水400~600份。
進一步的,蓯蓉50份,巴戟30份,杞子30份,山萸肉30份,山藥30份,遠志30份,天麻30,菊花30份,水450份。
進一步的,還包括石菖蒲20~40份,靈磁石20~40份。
進一步的,石菖蒲30份,靈磁石30份。
本發明通過以上配方制作出來的中藥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過采用多味中藥配合,有祛風通絡、填精益腎、通竅養陰作用,對耳鳴有著顯著療效,無毒副作用,且取材容易,價格低廉,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與市場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更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
病例一:
關某,男,75歲,耳鳴己有半年多,近日加重,伴有腰酸腿痛,頭暈眼花,夜晚尿多,生活不能自理,經西醫治療7天,無效,后轉中醫,服用本藥3天諸癥減輕,廿劑痊愈。
病例二:
王某,女,65歲,耳聾耳鳴己有一年多,斷續服藥,效果不佳,轉服用本藥5天諸癥悉減,連服兩月痊愈。
病例三:
陳某,男,77歲,斷續耳鳴兩年多,近日加重,頭暈耳鳴,無法下床活動,留醫半月,出院后頭暈耳鳴復作,服用本藥5天眩鳴好轉,再服兩月而痊愈。
本發明通過以上配方制作出來的中藥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過采用多味中藥配合,有祛風通絡、填精益腎、通竅養陰作用,對耳鳴有著顯著療效,無毒副作用,且取材容易,價格低廉,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與市場前景。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發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發明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黎余英,未經黎余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2581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