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平衡車及其轉向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25604.0 | 申請日: | 2016-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2312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5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愛爾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K21/00 | 分類號: | B62K21/00;B62K11/00;B62J9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022 江蘇省常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 平衡 及其 轉向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動平衡車,包括艙體、以及位于艙體兩側的車輪;艙體的內部設置有控制系統以及為車輪提供能源的電源,艙體上設置有供用戶踩踏的腳踏板;腳踏板的下方設置有用于檢測用戶是否踩踏在腳踏板上且與控制系統信號連接的檢測裝置,腳踏板或腳踏板下方設置有用于檢測用戶腳部的活動信息并反饋給控制系統進而控制電動平衡車轉向的測距傳感器。本發明提供的電動平衡車,轉向操控更方便;此外無需設置扭轉機構,也簡化了電動平衡車的結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代步工具,尤其涉及一種電動平衡車及其轉向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能源緊缺、汽車排放污染日益嚴重、城市堵車普遍等諸多社會問題日益顯現。近些年,電動車作為新一代的便捷的交通工具,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而電動平衡車作為一種新興的代步工具更是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專利號為CN201410262108.8的專利文件中就公開了一種電動平衡扭扭車,如圖1所示,該電動平衡扭扭車包括頂蓋1、內蓋2和底蓋3,頂蓋1、內蓋2、底蓋3共同相互配合構成電動平衡扭扭車的主體結構,還包括踏板5,用于支撐用戶的雙腳。當需要轉向時,需通過雙腳對踏板5施加扭力,從而帶動頂蓋1、內蓋2和頂蓋3一起發生扭動,控制系統根據頂蓋1、內蓋2和頂蓋3的扭動信息控制電動平衡扭扭車的轉向。此種電動平衡車的轉向控制方式雖然解放了用戶的雙手,但是用腳扭動踏板5以及頂蓋1、內蓋2、底蓋3來維持車體運行,對于初學者來說,難以熟練掌控;另外還需設置使頂蓋1、內蓋2和底蓋3扭轉的扭轉機構,也導致電動平衡車的結構較為復雜。
因此確有必要對電動平衡車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操控方便,結構簡化的電動平衡車。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動平衡車,包括艙體、以及位于艙體兩側的車輪;艙體的內部設置有控制系統以及為車輪提供能源的電源,艙體上設置有供用戶踩踏的腳踏板;腳踏板的下方設置有用于檢測用戶是否踩踏在腳踏板上且與控制系統信號連接的檢測裝置,腳踏板或腳踏板下方設置有用于檢測用戶腳部的活動信息并反饋給控制系統進而控制電動平衡車轉向的測距傳感器。
進一步地,腳踏板分為左腳踏板及右腳踏板,左腳踏板及右腳踏板或兩者下方均設置有測距傳感器,且左腳踏板對應的測距傳感器傳輸給控制系統左/右轉信息,右腳踏板對應的測距傳感器傳輸給控制系統右/左轉信息。
進一步地,測距傳感器設置于用戶前腳掌對應處或腳后跟對應處。
進一步地,傳感器為超聲波傳感器或紅外傳感器。
進一步地,腳踏板為一個,用于支撐用戶的雙腳,腳踏板或腳踏板下方設有兩個測距傳感器,當用戶踩踏在腳踏板上時,雙腳會各踩踏到一個測距傳感器上,且左腳踩踏到的測距傳感器傳輸給控制系統左/右轉信息,右腳踩踏到的測距傳感器傳輸給控制系統右/左轉信息。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電動平衡車,包括艙體、以及位于艙體兩側的車輪;艙體的內部設置有控制系統以及為車輪提供能源的電源,艙體上設置有供用戶踩踏的腳踏板;腳踏板的下方設置有用于檢測用戶是否踩踏在腳踏板上的第一傳感器,腳踏板或腳踏板下方設置有第二傳感器,當用戶其中一只腳的腳掌或者腳后跟或整個腳部脫離腳踏板后,第二傳感器能夠檢測到脫離信號并傳輸給控制系統進而控制電動平衡車的轉向。
進一步地,第二傳感器為超聲波傳感器或紅外傳感器。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電動平衡車的轉向控制方法,電動平衡車包括控制系統、設置于腳踏板或腳踏板下方的測距傳感器;轉向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測距傳感器檢測用戶整個腳部或前腳掌或腳后跟的抬離信息,傳輸給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控制車體轉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愛爾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常州愛爾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2560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體式線控機構及其組裝方法
- 下一篇:跨坐型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