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結構可調的3D網絡結構介孔二氧化錳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23322.7 | 申請日: | 2016-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8101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余麗麗;朱俊杰;趙景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G45/02 | 分類號: | C01G4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1205 | 代理人: | 顧勇華 |
| 地址: | 20044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構 可調 網絡 二氧化錳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結構可調的3D網絡結構介孔二氧化錳的制備方法,該介孔二氧化錳是由二氧化錳納米片通過組裝形成具有3D網絡結構的類海綿狀或蜂窩狀多孔塊體,其中二氧化錳的晶體結構為α-MnO2、β-MnO2、δ-MnO2、γ-MnO2或λ-MnO2;孔徑為2~50 nm;比表面積為150~320 m2/g;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具體步驟:
a) 分別配置多元醇水溶液和可溶性高錳酸鹽水溶液;鏈式結構多元醇為Cn,n=3~9,羥基數目不少于2、且端頭碳與羥基相連的鏈式結構的可溶性多元醇;所述的多元醇和可溶性高錳酸鹽水溶液的濃度分別為:0.005~0.15mol/L和0.1~0.4 mol/L;
b)在室溫下將步驟a中配制好的兩種溶液混合,其中多元醇與可溶性高錳酸鹽的摩爾比為1:(0.1~1);
c) 室溫下繼續攪拌,直到反應溶液由紫色變為無色,結束反應;
d)過濾,濾餅用去離子水和乙醇溶液洗滌后烘干,即得3D網絡結構介孔二氧化錳;
所述高錳酸鹽為高錳酸鈉、高錳酸鋇或高錳酸銨;
所述的鏈式結構多元醇為:1,4-丁二醇、丁三醇、赤蘚醇、1,5-戊二醇、戊三醇、戊四醇、木糖醇、1,6-己二醇、己三醇、己四醇、己五醇、甘露醇、1,7-庚二醇、庚三醇、庚四醇、庚五醇、庚六醇、庚七醇、1,8-辛二醇、辛三醇、辛四醇、辛五醇、辛六醇、辛七醇、辛八醇、1,9-壬二醇、壬三醇、壬四醇、壬五醇、壬六醇、壬七醇、壬八醇或壬九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結構可調的3D網絡結構介孔二氧化錳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的攪拌方式為磁力攪拌或機械攪拌或超聲波分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學,未經上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23322.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