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輔助安裝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23280.7 | 申請日: | 2016-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712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1 |
| 發明(設計)人: | 何俊炘;王圣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19/077 | 分類號: | G06K19/077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鄭小粵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市內***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輔助 安裝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輔助安裝結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安裝先進智能卡的輔助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有許多類型已建立的電信網絡可用來向網絡用戶提供各式服務。當然,由電信網絡提供的廣泛應用和眾所周知的服務主要是移動式電話服務,比如蜂窩式移動電話。與此同時,具有特殊電路設計的數種表面接觸卡亦被廣泛地應用在電子設備中,用來提高電子設備的功能,以提供更多的服務。舉例來說,用戶識別模塊卡可以被放置在移動電話中,以提供手機的功能給用戶識別模塊卡的所有人。此外,一些電信網絡更可提供涉及銀行業務和交易功能等的服務。然而,該用戶識別模塊卡僅包含所有人的基本信息,用以為網絡用戶提供各式服務。因為在手機中該用戶識別模塊無法提供更多的信息,而需要提供銀行業務和交易功能的服務時,就會有大量的數據于電信網絡之間傳輸。
此外,IC卡使用在許多的應用中,比如在銷售點付款(也就是銀行卡)、公用電話、停車繳費、支付通行費、移動電話(比如,用戶識別模塊卡)、公共交通,或電子貨幣包。這些應用中的每一個都與特定的卡相關聯:銀行卡、電話卡、停車卡、用于GSM電話的用戶識別模塊卡等等。
事實上,被盜用和偽造的信用卡和現金卡之后衍伸的問題正變得越來越嚴重;而許多努力還在進行中,以減少涉及這些問題的風險。有許多已提出方案,包括時間限制、有限的提款、重復加密,從PIN碼到指紋并識別卡的所有者的手段、一次性密碼等所有的方式。無論所施加的解決方案為何,一個欺詐的人是能夠借助更加復雜的方法,突破不同的壁壘和障礙。
此外,移動電話或電子貨幣包也已經使用成為了支付手段。隨著時間的演進,越來越多的支付金額將以的電子現金的方式進行。假造的電話和用戶識別模塊卡早已存在,使用電話和用戶識別模塊卡付款將更增加上述確定的風險。
一個在日常中使用如上的各種智能卡遇到的問題是,對于卡片而言,當它被使用時,才發覺其功能不足;這可能是它的信用額度已經用完,或者授信時間已過期。此外,各種智能卡的管理與攜帶并不方便。因此,市場存在對所謂"多應用卡"的強烈需要。
如今,一個明顯的趨勢是智能卡的功能可被整合到一個用戶識別模塊卡中或藉由中間設備而運作。對于后者而言,可以批露于美國專利第8,424,757號的非接觸交易連接器做為一個例子。這類裝置通常有一個迭層智能卡接口的形式,并且具有兩側的接點。一側是用于連接一用戶識別模塊卡,而另一側連接至一用戶識別模塊卡插槽。因此,當手機與用戶識別模塊卡通信時,額外的功能可以由該裝置通過用戶識別模塊卡插槽與來自用戶識別模塊卡的信息一起被提供。然而,用戶識別模塊卡的接點與相關設備都很微小并緊密排列著,這不容易為用戶安裝該用戶識別模塊卡到與對應接點匹配的設備上。接點的不匹配將導致電路短路,進而造成用戶識別模塊卡無法運作。因此,能輕松用來安裝該智能卡到用戶識別模塊卡上的一種輔助安裝結構是非常需要的。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輔助安裝結構,采用本發明的輔助安裝結構,先進智能卡能輕易地黏附到該用戶識別模塊卡上,無須對準接點。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輔助安裝結構,所述輔助安裝結構由一板體所形成,用于安裝一先進智能卡到一用戶識別模塊卡上,所述先進智能卡具有復數個智能卡接點于一接點側,而此輔助安裝結構包含:一第一容置部,包含:一第一移除區,具有實質相同于第一類型用戶識別模塊卡的形狀;及一第二移除區,形成于該第一移除區之下并貫穿該板體,具有實質相同于第二類型用戶識別模塊卡的形狀;一第二容置部,包含:一第三移除區,具有實質相同于第二類型用戶識別模塊卡的形狀,用以放置所述先進智能卡;及一第四移除區,形成于該第三移除區之下并貫穿所述板體,具有實質相同于第三類型用戶識別模塊卡的形狀;一塑料薄膜,上膠于一上膠側,黏附至所述第一移除區的下方,用以當所述先進智能卡放置于第二移除區中時,將所述先進智能卡可拆卸地黏附;及一砂紙,設于所述板體上,用以磨除與所述先進智能卡黏附固定的用戶識別模塊卡的部分厚度。其中所述先進智能卡的外型實質相同于該第二類型用戶識別模塊卡的外型。
依照本案構想,所述板體由紙板、塑料、碳纖維或金屬所制成。所述第二容置部可包含于具有實質相同于第一類型用戶識別模塊卡的形狀的一切割體,可自輔助安裝結構上卸下。第一類型用戶識別模塊卡為mini-SIM卡,第二類型用戶識別模塊卡為micro-SIM卡,且第三類型用戶識別模塊卡為nano-SIM卡。所述塑料薄膜由聚乙烯、聚氯乙烯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太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2328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柔性rfid檢測安裝裝置
- 下一篇:一種警示U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