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加固結構及加固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23111.3 | 申請日: | 2016-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071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0 |
| 發明(設計)人: | 馮虎;趙軍;高丹盈;陳剛;馮璐;杜冠宇;趙昆鵬;馮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1C11/04 | 分類號: | E01C11/04;E01C11/14;E01C11/06 |
| 代理公司: | 鄭州市華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經德振 |
| 地址: | 450001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受損 混凝土 路面 面板 加固 結構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修復與加固,尤其涉及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加固結構以及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加固方法。
背景技術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以水泥混凝土為主要材料做面層的路面,簡稱混凝土路面,亦稱剛性路面,它是一種高級路面。在我國的公路、城市道路、工礦道路及機場道面中,采用得最廣泛的是現場澆筑的普通混凝土路面,這類混凝土路面除接縫區和局部范圍(邊緣或角隅)外,不配置鋼筋,亦稱素混凝土路面。
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施工方便,造價低廉。然而,其強度較低,隨著近來年車行量增多,載重量、行車速度不斷增大,加之環境作用對路面建筑材料的不利影響,路面在修筑后短時期內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
常見的傳統修復、加固方法包括:(1)局部開裂處切割刨面并重新澆筑相同類型的水泥混凝土材料;(2)整板刨面并重新鋪裝或上層直接鋪裝相同類型的水泥混凝土材料。但上述方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道)面抗拉強度低、新筑水泥混凝土變形大從而導致與原有水泥混凝土薄弱粘結面開裂,經反復荷載后短期內再次出現開裂損壞等問題。
因此,亟待尋求一種新的修復及加固方法來解決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按照傳統修復、加固方法后強度低、易開裂,新老水泥混凝土協同工作性能差,使用壽命短、長期使用成本高等根本性問題。
為了解決以上存在的問題,人們一直在尋求一種理想的技術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從而提供了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加固結構,同時還提供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加固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加固結構,包括表面刨毛的混凝土路面面板,所述凝土路面面板的斷板裂縫處沿斷板裂縫的延伸方向設有加固槽,所述加固槽的兩槽壁上正對設置多對水平植筋孔,所述加固槽兩側的所述混凝土路面面板上對應設置多對豎向植筋孔,成對的所述水平植筋孔和成對的所述豎向植筋孔在加固槽延伸方向上交錯設置,所述水平植筋孔中均固設水平鋼筋且正對設置的水平鋼筋的外端部搭接固定在一起,所述豎向植筋孔中均固設豎向鋼筋,所述混凝土路面面板上澆筑固定鋼纖維混凝土罩面,所述鋼纖維混凝土罩面的底部填滿所述加固槽,所述豎向鋼筋的頂部高于所述混凝土路面面板的上表面且低于所述鋼纖維混凝土罩面的上表面。
優選的,所述水平鋼筋通過建筑膠粘接固定在對應的所述水平植筋孔中,所述豎向鋼筋通過建筑膠粘接固定在所述豎向植筋孔中。
優選的,所述水平鋼筋的內端部以及所述豎向鋼筋的內端部均具有內端錨固結構,所述內端錨固結構為鋼筋內端折彎180°形成或鋼筋內端焊接金屬塊形成。
優選的,所述豎向鋼筋的上部具有由該豎向鋼筋外端彎折90°形成的外端錨固結構。
優選的,正對的所述水平鋼筋的外端部搭接固定形成的搭接部的長度大于或等于水平鋼筋直徑的5倍。
優選的,相鄰所述水平植筋孔和所述豎向植筋孔在加固槽延伸方向上的間距大于植筋孔孔徑的3倍。
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受損的混凝土路面面板表面刨毛;
步驟2、在斷板裂縫兩側切縫并沿切縫開設加固槽,在所述加固槽的兩槽壁上鉆出多對的水平植筋孔,每對所述水平植筋孔正對設置,在所述加固槽兩側的所述混凝土路面面板上鉆出對應設置的多對豎向植筋孔,成對的所述水平植筋孔和成對的所述豎向植筋孔在所述加固槽的延伸方向上交錯設置;
步驟3、向所述水平植筋孔內灌入建筑膠并植入水平鋼筋,向所述豎向植筋孔中灌入建筑膠并植入豎向鋼筋,正對的所述水平鋼筋的外端部通過焊接而搭接固定在一起,所述豎向鋼筋的頂部高于所述混凝土路面面板的上表面;
步驟4、建筑膠在自然環境下固化后,向經過刨毛的所述混凝土路面面板上以及所述加固槽中澆筑鋼釬混凝土形成鋼纖維混凝土罩面,所述豎向鋼筋的頂部低于所述鋼纖維混凝土罩面的上表面,最終形成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加固結構。
優選的,步驟3中,所述水平鋼筋的內端部以及所述豎向鋼筋的內端部均具有內端錨固結構,所述內端錨固結構為鋼筋內端折彎180°形成或鋼筋內端焊接金屬塊形成。
優選的,步驟3中,所述豎向鋼筋的上部具有由該豎向鋼筋外端彎折90°形成的外端錨固結構。
優選的,步驟3中,正對的所述水平鋼筋的外端部搭接固定形成的搭接部的長度大于或等于水平鋼筋直徑的5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大學,未經鄭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2311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