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加固結構及加固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23110.9 | 申請日: | 2016-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071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0 |
| 發明(設計)人: | 馮虎;趙軍;高丹盈;陳剛;馮峰;杜冠宇;馮璐;趙昆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1C11/04 | 分類號: | E01C11/04;E01C11/14;E01C11/06 |
| 代理公司: | 鄭州市華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經德振 |
| 地址: | 450001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受損 混凝土 路面 面板 加固 結構 方法 | ||
1.一種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刨毛的混凝土路面面板,所述凝土路面面板的斷板裂縫處沿斷板裂縫的延伸方向設有加固槽,所述加固槽的兩槽壁上正對設置多對水平植筋孔,所述水平植筋孔中均固設水平鋼筋且正對設置的水平鋼筋的外端部通過搭接鋼筋搭接固定正在一起,所述混凝土路面面板上澆筑固定鋼纖維混凝土罩面,所述鋼纖維混凝土罩面的底部填滿所述加固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正對設置的多對所述水平植筋孔沿所述加固槽的延伸方向均勻分布,且相鄰所述水平植筋孔的間距為水平鋼筋直徑的3~5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植筋孔位于所述槽壁的下部且距離所述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底部距離為混凝土路面面板厚度的1/3。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鋼筋通過建筑膠粘接固定在對應的所述水平植筋孔中,所述水平鋼筋為螺紋鋼筋,所述水平鋼筋伸出所述水平植筋孔的長度為加固槽寬度的0.25~0.5倍,所述搭接鋼筋與每個水平鋼筋外端部的搭接長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水平鋼筋直徑的3倍。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每對所述水平鋼筋均與兩個所述搭接鋼筋搭接固定,兩所述搭接鋼筋在所述水平鋼筋上對稱分布。
6.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受損的混凝土路面面板表面刨毛;
步驟2、在斷板裂縫兩側切縫并沿切縫開設加固槽,在所述加固槽的兩槽壁上鉆出多對的水平植筋孔,每對所述水平植筋孔正對設置;
步驟3、向所述水平植筋孔內灌入建筑膠并植入水平鋼筋,正對的所述水平鋼筋的外端部通過搭接鋼筋而搭接固定正在一起,固定方式為焊接;
步驟4、建筑膠在自然環境下固化后,向經過刨毛的所述混凝土路面面板上以及所述加固槽中澆筑鋼纖維混凝土形成鋼纖維混凝土罩面,最終形成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加固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正對設置的多對所述水平植筋孔沿所述加固槽的延伸方向均勻分布,且相鄰所述水平植筋孔的間距為水平鋼筋直徑的3~5倍。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水平植筋孔位于所述槽壁的下部且距離所述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底部距離為混凝土路面面板厚度的1/3。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水平鋼筋為螺紋鋼筋,所述水平鋼筋伸出所述水平植筋孔的長度為加固槽寬度的0.25~0.5倍,所述搭接鋼筋與每個水平鋼筋外端部的搭接長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水平鋼筋直徑的3倍。
10.根據權利要求6或7或8或9所述的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每對所述水平鋼筋均與兩個所述搭接鋼筋搭接固定,兩所述搭接鋼筋在所述水平鋼筋上對稱分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大學,未經鄭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23110.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