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3D打印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22432.1 | 申請日: | 2016-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6542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0 |
| 發明(設計)人: | 林文雄;翁文;黃見洪;陳金明;吳鴻春;李錦輝;葛燕;林紫雄;張志;劉華剛;黃海洲;阮開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29C64/135 | 分類號: | B29C64/135;B29C64/20;B33Y1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劉元霞;牛艷玲 |
| 地址: | 350002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打印 設備 | ||
1.一種3D打印設備,該3D打印設備包括液體槽、傳送部件和工作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體槽底部有通孔;
所述工作臺與所述傳送部件連接,并能固定在該傳送部件上;所述傳送部件能夠上下運動,從而在工作臺固定在傳送部件上時帶動工作臺一起上下運動;
所述傳送部件中位于工作臺固定處下方的部分為傳送部件的下部,傳送部件的下部能夠插入該通孔中,并且在打印過程中所述傳送部件的下部與通孔密封配合,從而所述傳送部件能夠貫穿液體槽上下活動,并且液體槽中的可聚合液體不會泄漏;
其中,所述傳送部件在打印過程中浸入可聚合液體的體積保持不變;
在液體槽盛裝可聚合液體前,傳送部件的下部的一部分已經插入通孔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內壁上形成或設置密封結構,以防止打印過程中液體槽中的可聚合液體通過通孔泄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結構包括環形凹槽和密封部件,該環形凹槽設置在該通孔內壁上,該密封部件能夠放入該環形凹槽中。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3D打印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部件為一個或多個,并且所述通孔的數量與傳送部件的數量匹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部件為一個或多個,并且所述通孔的數量與傳送部件的數量匹配。
6.一種3D打印設備,該3D打印設備包括液體槽、傳送部件和工作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體槽底部有通孔;所述液體槽底部環繞該通孔向內或向外凸出形成中空結構體;
所述工作臺與所述傳送部件連接,并能固定在該傳送部件上;所述傳送部件能夠上下運動,從而在工作臺固定在傳送部件上時帶動工作臺一起上下運動;
所述傳送部件位于工作臺固定處傳送部件的下部能夠插入該中空結構體中,并且所述傳送部件的下部與中空結構體密封配合,防止打印過程中液體槽中的可聚合液體通過中空結構體泄漏;
其中,所述傳送部件在打印過程中浸入可聚合液體的體積保持不變;
在液體槽盛裝可聚合液體前,傳送部件的下部的一部分已經插入液體槽的中空結構體中。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3D打印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結構體內壁上形成或設置密封結構以使所述傳送部件的下部與中空結構體密封配合。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3D打印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結構包括環形凹槽和密封部件,該環形凹槽設置在該中空結構體內壁上,該密封部件能夠放入該環形凹槽中。
9.根據權利要求6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3D打印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結構體與所述液體槽一體成型或單獨成型。
10.根據權利要求6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3D打印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部件的下部為圓形桿或方形桿,其形狀與中空結構體匹配。
11.根據權利要求6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3D打印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部件為一個或多個,并且所述中空結構體的數量與傳送部件的數量匹配。
12.根據權利要求6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3D打印設備,其特征在于,該3D打印設備還包括電機系統,電動系統中的電機控制所述傳送部件上下運動。
13.根據權利要求6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3D打印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聚合液體選自光可聚合、或自由基可聚合單體、酸催化可聚合液體、水凝膠、可光固化的硅酮樹脂、可生物降解的樹脂、可光固化的聚氨酯、高性能樹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2243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移動式3D打印機盛液機構
- 下一篇:一種復合材料自適應增減紗三維織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