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信號處理的接收器和無線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22186.X | 申請日: | 2016-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907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金榮敏;張必城;趙丙學;許丞璨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B1/00 | 分類號: | H04B1/00;H04B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銘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姜長星;張川緒 |
| 地址: | 韓國京畿***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信號 處理 接收器 無線 終端 | ||
提供一種用于信號處理的接收器和無線終端。所述接收器包括:第一放大器,被配置為接收第一射頻(RF)輸入信號并對第一RF輸入信號進行放大,并且被配置為輸出與包括在第一頻帶中的第一載波相應的第一RF輸出信號。所述接收器還包括:第一子放大器,被配置為,當模式信號指示第一模式時,從第一放大器接收第一中間信號,放大第一中間信號,并且輸出與包括在第一頻帶的第二載波相應的第二RF輸出信號。
本申請要求于2015年1月13日提交到美國專利商標局的第62/102,834號美國臨時申請的優先權,并且要求于2015年8月17日提交到韓國知識產權局的第10-2015-0115411號韓國專利申請的優先權,該申請的內容通過引用包含于此。
技術領域
本發明構思總體涉及信號處理,更具體地說,涉及當通過移動網絡接收信號時有效地處理信號的接收器、無線終端以及無線終端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術
無線終端的收發器將數據添加到射頻(RF)載波信號中,以將RF載波信號調制為RF信號。收發器放大RF信號以將放大的RF信號發送到移動網絡。收發器從移動網絡接收RF信號,放大接收的RF信號并且調制放大的RF信號。為了發送或接收大量的數據,無線終端支持載波聚合功能,也就是,發送和接收通過基于多個載波的調制獲得的RF載波信號。當應用載波聚合功能時,應防止噪聲特性或增益特性的劣化,應調整RF載波信號之間的獨立的接收器的增益。
發明內容
本發明構思提供接收器、無線終端以及無線終端的操作方法,本發明構思有效地處理信號。
根據本發明構思的一個方面,一種接收器包括第一放大器,所述第一放大器被配置為接收并放大第一射頻RF輸入信號并且被配置為輸出與包括在第一頻帶中的第一載波相應的第一RF輸出信號。所述接收器還包括第一子放大器,所述第一子放大器被配置為當模式信號指示第一模式時從第一放大器接收第一中間信號,放大第一中間信號并且輸出與包括在第一頻帶的第二載波相應的第二RF輸出信號。
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包括第一接收器的無線終端。所述第一接收器包括第一輸入單元,所述第一輸入單元被配置為對第一接收信號執行阻抗匹配,以輸出第一RF輸入信號。第一接收信號通過對基于第一頻帶的接收信號進行濾波而被獲得。第一接收器還包括第一放大單元,所述第一放大單元被配置為在帶間載波聚合(CA)模式和帶內CA模式中,對從第一輸入單元接收的第一RF輸入信號進行放大并輸出一個或多個第一RF輸出信號。第一接收器還包括第一輸出單元,所述第一輸出單元被配置為將所述一個或多個第一RF輸出信號中的至少一個下變換到基帶。
根據本發明構思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無線終端,所述無線終端包括天線,所述天線被配置為接收通過升級的長期演進技術(LTE-A)通信網絡發送的接收信號。所述無線終端還包括被配置為基于多個頻帶對接收信號進行濾波的濾波器。所述無線終端還包括被配置為處理濾波的信號以生成基帶信號的多個接收器。所述多個接收器中的至少一個接收器包括第一放大器,該第一放大器具有連接在第一節點與第二節點之間的第一晶體管。所述第一晶體管包括接收通過對濾波的信號執行阻抗匹配而獲得的RF輸入信號的第一柵極。所述第一放大器還具有被配置為輸出與第一載波相應的第一RF輸出信號的第二晶體管。所述第二晶體管在尺寸上大于所述第一晶體管。所述第二晶體管包括連接到第一節點和第一晶體管的第一漏極的第一源極。所述第二晶體管還包括連接到第一輸出節點的第二漏極。所述多個接收器中的至少一個接收器還包括具有連接在第三節點與第四節點之間的第三晶體管的第一子放大器。所述第三晶體管包括在帶內CA模式中被激活。所述第三晶體管包括從第一節點接收第一中間信號的第二柵極。所述第一子放大器還包括被配置為輸出與第一載波的第一頻帶的第二載波相應的第二RF輸出信號的第四晶體管。所述第四晶體管包括連接到第三節點和所述第三晶體管的第三漏極的第二源極。所述第四晶體管包括連接到第二輸出節點的第四漏極。
附圖說明
從下面結合附圖進行的描述,本發明構思的以上和其他方面、特征和優點將更加清楚,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未經三星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2218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