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移動終端的群眾信息共享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20460.X | 申請日: | 2016-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106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德馨;薛文芳;孫哲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中科智能識別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58 | 分類號: | H04L12/5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張義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經濟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移動 終端 群眾 信息 共享 方法 系統 | ||
1.一種基于移動終端的群眾信息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 下步驟:
群眾信息共享子系統將防災減災信息發送到群眾的移動終端;
所述群眾信息共享子系統包括資源層、通訊層、服務應用層、信息管理層、 網絡運行層,所述資源層包括災難救援數據庫、信息處理設備、存儲設備、空 間信息獲取儀器,它們通過因特網或各種無線通信設施實現物理連接;所述通訊 層支持傳感器—群眾、救災人員—群眾、決策者—群眾之間一連串的信息流動, 將搜集來信息源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和融合,迅速做出有效信息篩選,并傳送給 受災群眾,傳遞方式由個人便攜式終端經災難救援信息網絡最終與區域甚至國 家網絡信息平臺連接;服務應用層:提供一個空間信息一體化管理與處理平臺, 綜合使用各類資源提供數據存儲、組織管理、分發、檢索和處理等計算,最終提 供決策支持;信息管理層,提供安排信息優先順序的手段,防止信息涌堵而造成 的有效信息無法及時傳遞;網絡運行層:包括網絡管理、信息傳輸管理以及信 息保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動終端的群眾信息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群眾信息共享子系統與所述防災減災綜合管理與應急指揮平臺系統相連 接,所述防災減災綜合管理與應急指揮系統包括數據采集端和指揮中心、現場 指揮,所述數據采集端包括遙感衛星、無人機、固定探測器、智能機器人以及 現場救援隊,所述現場指揮包括現場指揮車,所述指揮中心包括防災減災綜合 管理與應急指揮平臺、指揮員以及互動系統。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移動終端的群眾信息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
遙感衛星實時將災情區域內采集的原始數據發送給防災減災綜合管理與應 急指揮平臺;
災情區域內的無人機、智能機器人以及布設的的固定探測設備、救援隊實 時將采集的原始數據發送給現場指揮車;
現場指揮車實時將上述原始數據發送給防災減災綜合管理與應急指揮平 臺;
所述防災減災綜合管理與應急指揮平臺,分析所述原始數據得出災害現場 的實況和災情演變趨勢,并在三維電子地形建筑模型中進行顯現,使指揮人員 及時準確的掌握現場態勢,為其決策提供參考,對可能發生的災害進行預警, 并將災害可能發生的區域在三維地形及建筑模型里明確標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動終端的群眾信息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災減災綜合管理與應急指揮平臺包括數據庫層、服務層以及應用層,所 述數據庫層包括地理信息數據庫、氣象信息數據庫、歷史災害信息數據庫、救 災經驗數據庫、救災資源數據庫,所述服務層包括數據分析服務、數據顯示服 務、數據共享服務,所述應用層包括基于三維虛擬場景的災害應急指揮決策支 持系統、跨地域跨部門統一協調指揮接口系統、災害預警支持系統、多平臺信 息支持系統、災情評估支持系統、災情重建信息支持系統、災情信息發布系統。
5.一種基于移動終端的群眾信息共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群 眾信息共享子系統和群眾的移動終端,所述群眾信息共享子系統和群眾的移動 終端通信連接,
群眾信息共享子系統將防災減災信息發送到群眾的移動終端;
所述群眾信息共享子系統包括資源層、通訊層、服務應用層、信息管理層、 網絡運行層,所述資源層包括災難救援數據庫、信息處理設備、存儲設備、空 間信息獲取儀器,它們通過因特網或各種無線通信設施實現物理連接;所述通訊 層支持傳感器—群眾、救災人員—群眾、決策者—群眾之間一連串的信息流動, 將搜集來信息源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和融合,迅速做出有效信息篩選,并傳送給 受災群眾,傳遞方式由個人便攜式終端經災難救援信息網絡最終與區域甚至國 家網絡信息平臺連接;服務應用層:提供一個空間信息一體化管理與處理平臺, 綜合使用各類資源提供數據存儲、組織管理、分發、檢索和處理等計算,最終提 供決策支持;信息管理層,提供安排信息優先順序的手段,防止信息涌堵而造成 的有效信息無法及時傳遞;網絡運行層:包括網絡管理、信息傳輸管理以及信 息保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中科智能識別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天津中科智能識別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20460.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郵件管理方法及系統、郵件同步裝置
- 下一篇:溝通信息管理方法及管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