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曝氣微生物燃料電池人工濕地水體凈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20186.6 | 申請日: | 2016-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028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0 |
| 發明(設計)人: | 白少元;李振靈;丁彥禮;解慶林;李艷紅;游少鴻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41004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曝氣 微生物 燃料電池 人工 濕地 水體 凈化 方法 | ||
1.一種微曝氣微生物燃料電池人工濕地水體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為:
一、建立一個微曝氣微生物燃料電池人工濕地水體凈化裝置,包括布水區(1)、主體填料區(2)、集水區(3)、濕生挺水植物(4)、導電填料顆粒(5)、進水管(6)、陽極區(7)、陰極區(8)、出水管(9)和微曝氣系統(10);
從下到上依次為布水區(1)、主體填料區(2)和集水區(3),布水區(1)一側有進水管(6);主體填料區(2)下部為陽極區(7)、上部為陰極區(8),主體填料區(2)內部填充導電填料顆粒(5);在主體填料區(2)的陰極區(8)設置微曝氣系統(10),集水區(3)頂部的一側有出水管(9)、上部有濕生挺水植物(4);布水區(1)和集水區(3)內部填充粒徑為20mm-50mm鵝卵石或碎石;
所述導電填料顆粒(5)為粒徑0.1-15mm的具有導電性能的石墨、活性炭、生物碳和金屬礦石中的一種;
所述濕生挺水植物(4)為美人蕉、蘆葦和香蒲中的一種或兩種;
二、污水由微曝氣微生物燃料電池人工濕地產電原位利用水體凈化裝置底部的進水管(6)流入,經布水區(1)后,垂直向上流過主體填料區(2),在頂端匯入集水區(3),最后由出水管(9)流出系統,采用連續進水方式,進水為生活污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理工大學,未經桂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2018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疊泉層景式污水處理設備
- 下一篇:串聯式雨水生態過濾與清潔收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