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再生活性炭用封裝除塵系統(tǒng)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019819.1 | 申請日: | 2016-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57598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俞建國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寧夏宜鑫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0/20 | 分類號: | B01J20/20;B01J20/34;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寧夏合天律師事務所64103 | 代理人: | 孫彥虎 |
| 地址: | 753400 寧夏***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再生 活性炭 封裝 除塵 系統(tǒng)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廢活性炭再生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再生活性炭用封裝除塵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活性炭是一種應用于各個領域的高效節(jié)能的吸塵除害的吸附劑,通常被用于吸附各種色素、有害氣體、雜質(zhì)灰塵等,而這些已經(jīng)被利用過的活性炭因為吸附飽和成為廢活性炭,這些廢活性炭經(jīng)過再生處理,其吸附能力能恢復到新活性炭的97%,仍然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
廢活性炭的再生處理有很多種方法,例如味精脫色、制藥脫色、凈水處理使用過的廢活性炭可以通過高溫加熱再生法回收處理,恢復其吸附能力。
高溫加熱再生法包括預處理、炭化、活化、后處理過程,在工廠連續(xù)化的作業(yè)中,后處理過程包括成品封裝和煙氣處理,這兩個過程需要同步進行,所以需要一種邊封裝、邊除塵、邊處理煙氣的一體化設備系統(tǒng)。
發(fā)明內(nèi)容
有必要提出一種對活化后的再生活性炭及產(chǎn)生的煙氣同步處理的再生活性炭用封裝除塵系統(tǒng)。
一種再生活性炭用封裝除塵系統(tǒng),包括篩選封裝部、外部儲塵器、煙氣除塵部,所述篩選封裝部與所述外部儲塵器連接,以通過外部儲塵器對篩選封裝部的內(nèi)部形成負壓風流,所述篩選封裝部包括再生活性炭進料管、一級旋流料倉、多級旋振篩、二級旋流料倉、封裝器,所述再生活性炭進料管連接一級旋流料倉的入料口,一級旋流料倉的頂部開設出塵口,一級旋流料倉的底部的出料口連接多級旋振篩的入料口,所述多級旋振篩的出料口通過輸料管連接二級旋流料倉的入料口,二級旋流料倉的頂部開設出塵口,二級旋流料倉的底部的出料口連接封裝器的入料口,所述外部儲塵器包括儲塵箱、儲塵箱頂部的負壓風管、儲塵箱底部的吸塵風機,所述負壓風管依次連接一級旋流料倉的出塵口、二級旋流料倉的出塵口,以使吸塵風機的負壓風流進入一級旋流料倉、二級旋流料倉,所述煙氣除塵部包括煙氣通入管、濕法過濾裝置、多層過濾裝置、空氣排出管、與空氣排出管連接的引風機、高壓循環(huán)水管、與高壓循環(huán)水管連接的壓力機,所述煙氣通入管的一端通入濕法過濾裝置的內(nèi)部,所述多層過濾裝置設置在濕法過濾裝置的上方并與濕法過濾裝置的內(nèi)部連通,所述空氣排出管設置在多層過濾裝置的上方并與多層過濾裝置連通,其中,所述濕法過濾裝置包括箱體、箱體底部的儲液槽、箱體內(nèi)部的水氣旋流器,所述水氣旋流器包括旋流腔和旋流腔上方的連接頸管,所述連接頸管與所述煙氣通入管的一端密封連接,所述旋流腔的底部開口,并且旋流腔的底部開口浸入儲液槽內(nèi)的水面以下,所述旋流腔的內(nèi)壁為弧形導向面,在連接頸管周圍的旋流腔的頂部開設通孔,高壓循環(huán)水管的高壓進水管與所述通孔連通,以使高壓進水管內(nèi)的水流進入旋流腔內(nèi)形成渦流,高壓循環(huán)水管的高壓出水管從儲液槽的側(cè)壁通入。
上述再生活性炭用封裝除塵系統(tǒng)包括篩選封裝部、外部儲塵器、煙氣除塵部,所述煙氣除塵部包括煙氣通入管、濕法過濾裝置、多層過濾裝置、空氣排出管、高壓循環(huán)水管、與高壓循環(huán)水管連接的壓力機,其中,所述濕法過濾裝置包括水氣旋流器,所述水氣旋流器包括旋流腔和旋流腔上方的連接頸管,所述旋流腔的內(nèi)壁為弧形導向面,當水流碰撞到弧形導向面后,弧形導向面迫使水流形成渦流,將煙氣快速卷入水流中,進而流入儲液槽內(nèi)的水中,不僅增大了煙氣與水接觸的面積,使得煙氣與水混合充分均勻,煙氣中的粉塵及部分有害元素、氣體與水相溶后沉淀,而且高壓水流和環(huán)繞渦流加快了煙氣進入水中的速度,大大提高生產(chǎn)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再生活性炭用封裝除塵系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為再生活性炭用封裝除塵系統(tǒng)的另一個角度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3為圖1的左視圖。
圖4為圖3沿著A-A的截面圖。
圖5為所述封裝器的局部放大圖。
圖6為所述第一人工封裝口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篩選封裝部1、再生活性炭進料管11、一級旋流料倉14、多級旋振篩13、二級旋流料倉12、封裝器15、螺旋推進器151、第一人工封裝口152、延伸料管1521、下料口1522、集塵罩1523、吸塵口1524、第二人工封裝口153、第三主封裝口154、細徑吸塵管16、外部儲塵器2、儲塵箱21、負壓風管22、吸塵風機23、煙氣除塵部3、煙氣通入管31、濕法過濾裝置32、箱體321、儲液槽322、水氣旋流器323、旋流腔3231、連接頸管3232、排污口324、沖洗進水管325、沖洗出水管326、多層過濾裝置33、活性炭過濾層331、空氣排出管34、引風機341、高壓進水管35、高壓出水管36、壓力機37。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見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寧夏宜鑫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寧夏宜鑫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19819.1/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