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裝配式剪力墻上下層組合連接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19725.4 | 申請日: | 2016-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074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錫治;田杰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B2/64 | 分類號: | E04B2/6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張金亭 |
| 地址: | 300072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配式 剪力 墻上 下層 組合 連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結構領域,特別是一種裝配式剪力墻上下層組合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現澆形式的剪力墻結構存在著現場工作量大、建筑材料浪費多、建筑用 水浪費、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已建的裝配式剪力墻墻體豎向連接結構多采用套筒灌漿 連接、鋼筋焊接連接和間接搭接漿錨連接。套筒灌漿連接存在著套筒成本過高、不適合 截面較細的鋼筋采用等問題;鋼筋焊接連接存在著現場焊接工作量大、焊接質量難以保 證等問題;間接搭接漿錨連接存在著現場施工難度大、預留孔成形質量難以保證等問題, 且套筒灌漿連接和間接搭接漿錨連接屬于干性連接,如果處理不當,在水平接縫處易出 現受力集中現象,形成薄弱截面,影響結構的整體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裝配式剪力墻上下層組合連接 結構,該結構施工方便、易于監督,便于保證施工質量,具有良好的經濟性。
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裝配式剪力墻 上下層組合連接結構,包括對接的上層預制墻體和下層預制墻體,在所述上層預制墻體 和所述下層預制墻體的兩側均設有暗柱;所述上層預制墻體的底部混凝土結構呈倒“山” 字形,包括一個形成在所述上層預制墻體底部中間位置處的下凸支撐結構和兩個形成在 上層預制墻體暗柱底部的下凸連接結構,所述下凸支撐結構的底面標高低于下凸連接結 構的底面標高,所述上層預制墻體暗柱的結構縱筋的下端部暴露在所述下凸連接結構的 底面下方;位于所述下凸支撐結構與所述下凸連接結構之間的局部上層預制墻體設有結 構縱筋Ⅰ,所述結構縱筋Ⅰ的底部暴露在所述上層預制墻體的混凝土結構下方;所述上 層預制墻體的底部水平筋局部外露;下層預制墻體暗柱的結構縱筋的上端部外伸至所述 下層預制墻體的混凝土結構的上方;與所述結構縱筋Ⅰ相對的局部下層預制墻體設有結 構縱筋Ⅱ,所述結構縱筋Ⅱ的上部外伸至所述下層預制墻體的混凝土結構上方;所述上 層預制墻體和所述下層預制墻體對接時,所述下凸支撐結構支撐在所述下層預制墻體上, 所述上層預制墻體暗柱的結構縱筋與所述下層預制墻體暗柱的結構縱筋一一相對,并采 用機械連接,所述結構縱筋Ⅰ與所述結構縱筋Ⅱ搭接,所述上層預制墻體與所述下層預 制墻體在接縫處采用現澆混凝土結構連接。
所述結構縱筋Ⅰ采用U形結構,U形結構縱筋的底部鋼筋沿所述上層預制墻體的厚 度方向設置;所述結構縱筋Ⅱ采用倒置的U形結構,倒置的U形結構縱筋的底部鋼筋沿 所述下層預制墻體的厚度方向設置。
所述現澆混凝土結構是采用噴射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澆筑而成的。
所述上層預制墻體暗柱的結構縱筋的下端部設有螺紋,所述下層預制墻體暗柱的結 構縱筋的上端部設有螺紋,一一相對的所述上層預制墻體暗柱的結構縱筋與所述下層預 制墻體暗柱的結構縱筋采用螺紋連接套筒進行連接。
一一相對的所述上層預制墻體暗柱的結構縱筋與所述下層預制墻體暗柱的結構縱筋 通過套管擠壓連接。
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一)上下層墻體均為預制構件,僅中間連接部位為現澆結構,相對于現澆形式的剪 力墻,大大減少了現場工作量、節省了支模材料,且施工過程綠色環保。
二)在上層預制墻體底部設置下凸支撐結構作為上下層墻體對接時的著力部位,便 于后續施工;暗柱底部設置下凸連接結構能夠減少現澆量;一個下凸支撐結構和兩個下 凸連接結構形成倒“山”字形結構,可提高新舊混凝土連接性能。
三)上下層墻體采用U形筋搭接,可有效減小搭接長度,從而降低現澆量,施工簡 便。
四)上下層墻體暗柱結構縱筋采用機械連接,特別是采用螺紋連接套筒連接的制作 工藝非常成熟,與套筒灌漿連接和間接漿錨連接相比,預制工藝更加簡單,加工成本更 加低廉,現場施工更加便捷,鋼筋連接性能更加優良,且連接構件均在可視范圍內,施 工現場易于監督檢測,便于保證施工質量。
五)用于連接上下層墻體的現澆混凝土結構利用噴射混凝土的施工方法進行現澆, 相對于套筒灌漿連接和間接漿錨連接的中間灌漿,施工更加便捷,造價更加經濟,且噴 射混凝土終凝時間短,可在短時間內獲得強度,提高施工效率,縮短工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1972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