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紅外制冷探測器冷光闌的偏振型復合擋光環組及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16780.8 | 申請日: | 2016-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8714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7 |
| 發明(設計)人: | 黃瀟;張嫻婧;白劍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2B5/00 | 分類號: | G02B5/00;G02B5/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邱啟旺 |
| 地址: | 31002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紅外 制冷 探測器 光闌 偏振 復合 光環 制作方法 | ||
1.一種紅外制冷探測器冷光闌的偏振型復合擋光環組,包括N個擋光環,每個擋光環按照紅外制冷探測器冷光闌的擋光環設計原則確定內外徑尺寸和安裝位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擋光環包括金屬擋光環和膠合于金屬擋光環兩側的線性薄膜偏振器;所述的線性薄膜偏振器為與金屬擋光環形狀一致的透射式平片,工作波長與紅外制冷探測器的工作波長相匹配;各線性薄膜偏振器的透光軸的角度α符合下式:
其中mod為取余函數,int為取整函數,N是擋光環總個數,m是線性薄膜偏振器所屬的擋光環的序號,m為從1到N的正整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紅外制冷探測器冷光闌的偏振型復合擋光環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屬擋光環由適用于紅外制冷探測器的金屬材料制成,并經過噴砂處理、光學發黑工藝實現表面發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紅外制冷探測器冷光闌的偏振型復合擋光環組,其特征在于,在線性薄膜偏振器非膠合面鍍增透膜以減少表面反射,增加雜散輻射的吸收率。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紅外制冷探測器冷光闌的偏振型復合擋光環組,其特征在于,將線性薄膜偏振器的側邊磨為毛面并噴涂黑墨,以減少擋光環的側邊反射的輻射能量。
5.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外制冷探測器冷光闌的偏振型復合擋光環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根據紅外制冷探測器冷光闌的擋光環設計原則確定擋光環的通光口徑和位置,根據冷光闌的實際設計需求確定擋光環的數量N和外徑;
步驟二、選取2N個線性薄膜偏振器,標定透光軸方向;
步驟三、將線性薄膜偏振器兩兩分組,每組線性薄膜偏振器的透光軸角度α由下式確定:
其中mod為取余函數,int為取整函數,N是擋光環總個數,m是線性薄膜偏振器所屬的擋光環的序號,m為從1到N的正整數;
步驟四、將各組線性薄膜偏振器切割成對應金屬擋光環的形狀;
步驟五、使用光學膠將各組線性薄膜偏振器與其對應的金屬擋光環前后面膠合,即可獲得所述的紅外制冷探測器冷光闌的偏振型復合擋光環組。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偏振型復合擋光環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五之前還包括對線性薄膜偏振器的非膠合面鍍增透膜的步驟,以減少表面反射,增加雜散輻射的吸收率。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偏振型復合擋光環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五之前還包括對線性薄膜偏振器的側邊磨為毛面并噴涂黑墨的步驟,以減少擋光環的側邊反射的輻射能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1678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透明顯示裝置
- 下一篇:一種基于人工微結構超表面構造超薄光學透鏡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