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扇葉角度可調的散熱風扇及使用該散熱風扇的電動機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016652.3 | 申請日: | 2016-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0498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翟光楠;吳杰;陳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32 | 分類號: | F04D29/32;F04D29/36;H02K9/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婁岳;金凱 |
| 地址: | 230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角度 可調 散熱 風扇 使用 電動機 | ||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扇葉角度可調的散熱風扇及使用該散熱風扇的電動機,所述散熱風扇包括扇體以及布置在扇體上的扇葉,所述扇體的圓周方向上開設有多個用于安裝所述扇葉的裝配孔,所述扇葉能在該裝配孔內沿所述扇體圓周方向順時針擺動和逆時針擺動。本發(fā)明通過扇葉角度的自動調整,無論電機向哪個方向轉動,風扇的風力都向同一方向,保證有效的散熱風量,在不增加外設和設備體積的前提下,提高其散熱冷卻效果,延長了電機壽命,且生產成本低,組裝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電動機散熱技術領域,具體提供了一種扇葉角度可調的散熱風扇及使用該散熱風扇的電動機。
背景技術
電動機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需要及時排除,以便延長電動機使用壽命,目前,通常在電機軸端安裝散熱風扇,來加強電動機工作過程中的散熱效果。如已公開專利文獻CN 201420847099.4和CN200980157546.5中提到的電動機都是使用風扇進行散熱,風扇直接套設在電動機端軸上,通過電動機旋轉帶動扇葉進行散熱,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電動機的轉動方向不一定一直沿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有時需要對轉向進行切換,而大多數(shù)風扇的特性一般為僅在設計的某一旋轉方向會產生有效風量,另一旋轉方向則無法保證有效風量,從而影響電動機的散熱效果。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可在電動機正反轉時均可提供有效風量的電動機用散熱風扇,扇葉與扇體分離,電機軸轉動時根據(jù)轉動方向可自動調節(jié)扇葉的角度。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扇葉角度可調的散熱風扇,包括扇體以及布置在扇體上的扇葉,所述扇體的圓周方向上開設有多個用于安裝所述扇葉的裝配孔,所述扇葉能在該裝配孔內沿所述扇體圓周方向順時針擺動和逆時針擺動。
為了達到更大的出風量,提高散熱效率,所述扇體上開設有多個通風孔,所述扇體可采用無底錐臺結構,其中通風孔均勻布置在相鄰兩個裝配孔之間。
如果擺動幅度過大或過小均不能達到滿意的風量,因此所述扇葉在裝配孔內擺動的角度θ限定在范圍為90°~150°內,扇葉與扇體的切向角度能達到45°~15°,這是離心風扇扇葉最優(yōu)的設計角度,其中角度θ優(yōu)選為120°,此時切向角度為30°。
為了對扇葉擺動的角度進行限定和防止扇葉脫離扇體,所述扇葉之間通過止退裝置進行連接,所述止退裝置可以選擇箍圈,排除某些設備使用卡扣進行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扇體中部開設有用于穿入軸端的軸孔。
優(yōu)選地,所述裝配孔可采用條狀角度孔,利于裝配和控制、限定扇葉擺動角度,設置條狀角度孔與設置通風孔均能達到減少風扇制造材料的效用。
所述扇葉可采用塑膠材質注塑成型,成型快捷,噪音較小。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采用上述散熱風扇的電動機。
本發(fā)明中,電機帶動扇體在順時針轉動時,由于慣性作用會使扇葉擺向一個方向,電機帶動扇葉在逆時針轉動時,由于慣性作用會使扇葉擺向另一個方向,保證了無論電機向哪個方向轉動,都能保證有效的風量。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發(fā)明通過扇葉角度的自動調整,無論電機向哪個方向轉動,風扇的風力都向同一方向,保證有效的散熱風量,在不增加設備體積的前提下,提高其散熱冷卻效果,延長了電機壽命,且生產成本低,組裝方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散熱風扇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局部剖視圖,示出了止退裝置的安裝位置;
圖3為本發(fā)明中裝配孔和通風孔的位置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散熱風扇隨電機軸順時針旋轉的狀態(tài)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1665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