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高糖酵母菌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16641.5 | 申請日: | 2016-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2013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功良;白衛東;趙文紅;高蘇娟;趙翾;朱寶生;姚金喜 | 申請(專利權)人: |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2N1/16 | 分類號: | C12N1/16;C12N1/02;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楊昕昕;鄧義華 |
| 地址: | 510225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高糖 酵母菌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發酵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耐高糖酵母菌及其應用。所述的耐高糖酵母菌為蜂蜜接合酵母(Zygosaecharomyces mellis)LGL?1,其保藏編號為CCTCC No.M 2015545。所述的耐高糖酵母菌延滯期相對較短,對數生長期和平衡期較長,運用于實際生產中可節約成本;特別是其具有很好的抗逆性,如可耐受濃度為70%(w/v)的總糖,耐受濃度為12%(v/v)的酒精,當pH為2.5時,所述的耐高糖酵母菌可正常快速的生長,耐酸能力較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發酵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耐高糖酵母菌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酵母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微小單細胞微生物,能將糖發酵轉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是一種天然發酵劑,分布于整個自然界,它有自己的生命現象,是一種典型的兼性厭氧微生物,在有氧氣和沒有氧氣存在的條件下都能夠存活。目前,已知的酵母菌已有500多種,共有56個屬,分別屬于半知菌亞門、子囊菌亞門及擔子菌亞門。
隨著經濟的發展,酒精工業生產的新趨勢是濃醪發酵,該發酵工藝最大的特點是生成的酒精濃度較高,同時醪液中的糖濃度也高。酒精生產過程中,酒精度的提高可以降低蒸餾時的能耗,發酵時應盡可能地提高成熟醪的酒精度。而酒精含量對酵母菌的正常生長影響很大,在乙醇濃度超過12%左右時,普通酵母發酵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不能在含糖濃度高的條件下良好發酵的菌株,其產酒率必然大受影響。所以有必要篩選出、高糖耐受性較高的菌株,這樣可以很好的為酒精工業的生產服務。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已知酵母菌的抗逆性不強的缺點,提供一種耐高糖酵母菌。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上述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蜂蜜接合酵母(Zygosaecharomyces mellis)LGL-1,其保藏編號為CCTCCNo.M 2015545。該菌株已于2015年9月15日保藏于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地址是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珞珈山武漢大學)。
本發明所述的蜂蜜接合酵母(Zygosaecharomyces mellis)LGL-1是發明人通過大量的實驗篩選出來的新的具有優異抗逆性能的酵母菌株,所述菌株能在現有酵母菌不能發酵的條件下(如高糖、高酒精、高酸性條件)發酵生產酒精,具有了新的突破。因此,本發明新菌株的應用可大幅提高釀酒工業的產酒率。
所述蜂蜜接合酵母(Zygosaecharomyces mellis)LGL-1的主要形態特征如下:細胞形態特征為圓形,多端出芽明顯,進行無性生殖;菌落特征為在固體培養基中菌落凸起偏小、生長較慢、乳白色、表面光滑、偏干、菌落邊緣整齊、平板有酒香。
所述的蜂蜜接合酵母(Zygosaecharomyces mellis)LGL-1通過如下方法篩選得到:
S1.將稀釋10~1000倍的蜂蜜倒入裝有麥芽汁瓊脂培養基的培養皿中,在25~30℃的恒溫條件下培養1.5~3d,觀察菌株的生長情況,挑取單菌落,于顯微鏡下觀察,根據酵母菌的形態特征,篩選出酵母菌;
S2.將經步驟S1.篩選出來的酵母菌,于裝有含糖濃度為68~75%(w/v)麥芽汁瓊脂培養基的培養皿中劃線,在25~30℃的恒溫條件下培養1.5~3d,并觀察菌株的生長情況;將長出的菌株挑取單菌落劃線分離1~3次,直至分離出單菌落;再將單菌落置于顯微鏡下觀察,根據蜂蜜接合酵母(Zygosaecharomyces mellis)LGL-1的形態特征,篩選出純的蜂蜜接合酵母(Zygosaecharomyces mellis)LGL-1。
優選地,S1中所述的蜂蜜為百花蜜。
優選地,S1中的培養條件為在28℃的恒溫條件下培養2d。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未經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1664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