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渦輪活塞混合動力系統的燃燒室進氣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16615.2 | 申請日: | 2016-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5067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0 |
| 發明(設計)人: | 黃開勝;王兵;任兆欣;張揚軍;諸葛偉林;錢煜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3R3/26 | 分類號: | F23R3/26;F23R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87 | 代理人: | 張向琨 |
| 地址: | 10008***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渦輪 活塞 混合 動力 系統 燃燒室 結構 | ||
1.一種渦輪活塞混合動力系統的燃燒室進氣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引氣孔(11),設置在機匣(1)的外表面上,與壓氣機(3)的壓氣機用出氣口(32)直接連通;以及
第二引氣孔(12),設置在機匣(1)的外表面上,與發動機(4)的發動機用出氣口(42)直接連通;以及
燃燒室用進氣口(21),設置在燃燒室(2)的外壁上同時連通第一引氣孔(11)和第二引氣孔(12),燃燒室用進氣口(21)為縫隙或圓孔;
從壓氣機用出氣口(32)排出的高壓氣體經由第一引氣孔(11)進入燃燒室用進氣口(21)、再經由燃燒室用進氣口(21)進入到燃燒室(2)中,從發動機用出氣口(42)排出的高溫高壓燃氣經由第二引氣孔(12)進入燃燒室用進氣口(21)、再經由燃燒室用進氣口(21)進入到燃燒室(2)中,從而進入到燃燒室(2)中的高壓氣體和高溫高壓燃氣在燃燒室(2)中混合燃燒,燃燒室(2)中混合燃燒后形成高溫高壓的廢氣穿過機匣(1)并經由渦輪機用進氣口(51)進入渦輪機(5),渦輪機(5)驅動壓氣機(3)而使壓氣機(3)壓縮經由壓氣機用進氣口(31)引入到壓氣機(3)內的空氣,壓縮后的空氣變為高壓氣體并經由壓氣機用出氣口(32)排出,排出的高壓氣體分流而使一部分高壓氣體經由第一引氣口(11)及燃燒室用進氣口(21)進入燃燒室(2)而另一部分高壓氣體經由發動機用進氣口(41)進入發動機(4),發動機用燃料在發動機(4)內燃燒,形成高溫高壓燃氣并經由發動機用出氣口(42)排出,排出的高溫高壓燃氣經由第二引氣口(12)及燃燒室用進氣口(21)進入燃燒室(2)內,如此往復循環工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輪活塞混合動力系統的燃燒室進氣結構,其特征在于,第一引氣孔(11)沿機匣(1)的軸向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輪活塞混合動力系統的燃燒室進氣結構,其特征在于,第一引氣孔(11)沿機匣(1)的周向布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輪活塞混合動力系統的燃燒室進氣結構,其特征在于,第一引氣孔(11)為一個或多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輪活塞混合動力系統的燃燒室進氣結構,其特征在于,第二引氣孔(12)沿機匣(1)的軸向布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輪活塞混合動力系統的燃燒室進氣結構,其特征在于,第二引氣孔(12)沿機匣(1)的周向布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輪活塞混合動力系統的燃燒室進氣結構,其特征在于,第二引氣孔(12)為一個或多個。
8.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渦輪活塞混合動力系統的燃燒室進氣結構,其特征在于,第一引氣孔(11)和第二引氣孔(12)為同一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輪活塞混合動力系統的燃燒室進氣結構,其特征在于,
機匣(1)與燃燒室(2)一體制成;或
機匣(1)與燃燒室(2)分體制成,并通過焊接方式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1661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