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對蝦的淡水養殖技術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16582.1 | 申請日: | 2016-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622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先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先國 |
| 主分類號: | A01K61/59 | 分類號: | A01K61/59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環保***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對蝦 淡水 養殖 技術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養殖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對蝦的淡水養殖技術。
背景技術
一般養殖對蝦是:一類是靠潮差成使用動力納入的海水,此類海水由于海區污染日益嚴重,海水中多含有細菌、病毒和有害化學物質,應先經蓄水池處理后再進水;另一類是直接抽取地下水,可避免帶入病原,但不同地區地下水的化學成份有所不同,如:氨氮、亞硝酸鹽或硫化物含量較高,一定要經過處理后方可入池,否則會影響對蝦的成活率和生長速度。其處理方法為充分曝氣,加大增氧量,并結合使用光合細菌、硝化細菌等微生物制劑處理。在兌淡養殖區,同樣應注意淡水水源的污染情況。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對蝦的淡水養殖技術。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1、場地選擇 地勢平坦,底質以泥質或泥砂質為好,同時,要求海、淡取水方便,水質清新無污染。同時,應有充足的電力供應。要求池底平坦,淤泥不能過厚。
2、蝦池建造
(1)形狀:圓形或接近圓形的蝦池為佳,在增養機作用下,池水可形成環 流,有利于池水中懸浮廢物向池中央匯集排除。但為提高土地利用率,多數蝦池仍建為長方形或正方形。
(2)面積:條件好的可建大池。一般面積為10-20畝,條件差的可建成小池,一般面積3-5畝,便于管理。
(3)池底:池底平整,夯實,有條件時可用地膜鋪蓋。底應略呈鍋底狀向中央傾斜,并于池底中央設置排水管道,便于排污和排干池水。
(4)深度:池深多為2-2.5米,進水后水深1.5-2米。水深放養密度大。
(5)蓄水池:在水源有污染的地方建池,應設置相應面積的蓄水處理。
3、清塘與除害
蝦塘于每季收獲后,池底積累大量的淤泥、糞便、殘餌、動物尸體及植物碎屑等有機物,是造成蝦塘老化、水質敗壞并誘發蝦病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放養前必須徹底加以清除。一般用人工或機械方式鏟除表面淤泥。清淤后,每畝生石灰75-100公斤全池遍灑。
4、蝦苗的選擇
選擇標準:健康蝦苗體表潔凈有光澤,肢足完整尾扇分開,蝦體無變白、變紅,晚上不發螢光。用水瓢舀起時,蝦苗能迅速向瓢邊游去并緊靠瓢邊靜止不動:用手指繞圈攪動瓢水,蝦苗能逆水游動。觀察蝦苗兩條觸須能并攏,或偶爾分開一下又合并者佳,若兩條觸須經常分開,甚至無法并攏,則蝦苗健康狀況較差。
5、投喂時間與投喂量
對蝦養殖前期每天投喂2次,即8時、20時投喂;養殖中期每天投喂3次,即8時、19時、23時投喂;養殖后期每天投喂4次,即7時、12時、19時、0時投喂。前期日投喂量為蝦總重的8.1%,中期為6.8%,后期為4%-5%。投喂時在塘邊均勻潑灑,夜間投喂量占日投喂總量的50%
6、水質調節
南美白對蝦池塘的水色以黃褐色為好。養殖前期,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后期40厘米左右。養殖期間每周追施發酵糞肥1次,每畝用量為25公斤。
7、病害防治
南美白對蝦一旦發病,很難治愈,應以預防為主。預防方法:使用二溴海因復合消毒劑,每10-15天使用1次,每立方米水體用量為0.1克,溶水全池均勻潑灑。治療方法,使用二溴海因復合消毒劑1次,每立方米水體用量為0.2克,若病情嚴重,隔2天換部分水后,再使用1次,每立方米水體用量為0.1克。南美白對蝦養殖65-80天,規格達60-70克,便可上市出售。可采用蝦籠網具起捕,也可干塘抓捕。
本發明的有益特點是:繁殖能力強,生長快,效益高。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種對蝦的淡水養殖技術,所述對蝦養殖前期每天投喂2次,即8時、20時投喂;養殖中期每天投喂3次,即8時、19時、23時投喂;養殖后期每天投喂4次,即7時、12時、19時、0時投喂。前期日投喂量為蝦總重的8.1%,中期為6.8%,后期為4%-5%。投喂時在塘邊均勻潑灑,夜間投喂量占日投喂總量的5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先國,未經張先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1658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沉底式貝類生態修復裝置
- 下一篇:一種稻田小龍蝦交叉投苗養殖三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