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頂推法施工剛性懸索加勁弦合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16470.6 | 申請日: | 2016-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444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時利;方繼;董燕囡;梁崇雙;李榮浩;劉瑜;曹晗;丁仕洪;邢文彬;伍超然;阮蔚平;易中樓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四局集團鋼結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1/06 | 分類號: | E01D21/06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環***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頂推法 施工 剛性 加勁 合龍 方法 | ||
1.頂推法施工剛性懸索加勁弦合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施工步驟:
(1)鋼桁梁推至加勁弦半弦安裝工況位置后,利用龍門吊完成加勁弦前半弦輔助承重支架的安裝,承重支架位于加勁弦弦桿合龍口處,并根據設計需要吊裝兩臺汽車吊至橋面板;
(2)利用龍門吊及橋面汽車吊抬吊完成半弦加勁弦上下弦桿的安裝,并預留合龍口;
(3)利用合龍口位置千斤頂調整開口值,完成加勁弦半弦合龍;
(4)鋼桁梁頂推至加勁弦全弦合龍工況位置后,利用龍門吊完成加勁弦前半弦輔助承重支架的安裝,并配合橋面汽車吊完成后半弦加勁弦上下弦桿的吊裝,預留合龍口;
(5)利用有限元軟件對加勁弦全弦合龍進行模擬,確定合龍口理論初始縱向間距及豎向、橫向偏差;現場通過全站儀測量,采集合龍口實際初始縱向間距及豎向、橫向偏差,對比軟件模擬計算值與現場實測值,對計算模型進行調整優化,通過計算分析擬定多點起頂合龍技術方案;
(6)根據有限元計算方案,利用豎向千斤頂分級加載,依次進行各起頂位置第一步起頂操作,完成該輪次起頂高度,第一步起頂操作完成后使用全站儀準確定位,并使用鋼尺校核測量結果,結果校核無誤后方可進行下一步起頂操作;
(7)依次進行各起頂位置第二步起頂操作,完成理論計算起頂高度剩余量,進一步糾正合龍口的豎向偏差,起頂過程中利用全站儀準確定位,并使用鋼尺校核測量結果,該輪次起頂操作完成后,若合龍口開口值大于可微調范圍,制定新一步合龍方案,重復第(7)步操作,直至合龍口開口值達到可微調范圍;
(8)在合龍對接口安裝千斤頂組合糾偏裝置進行橫向糾偏,完全糾正合龍口橫向偏差;
(9)在合龍對接口安裝螺旋合龍器,完成合龍口最終對接,利用沖釘及普通螺栓完成合龍對接口固定;
(10)加勁弦合龍完成后,吊裝加勁弦平聯,全弦合龍后安裝加勁弦吊桿支架,完成高強螺栓施擰,拆除輔助支架,即可實現頂推法施工剛性懸索加勁鋼桁梁橋的加勁弦合龍操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臨時墩為全橋后端邊跨中部設置的臨時支承墩,用于布置豎向千斤頂及架設拼裝工作平臺,每根臨時墩上布置多個等距的豎向千斤頂,用于加勁弦合龍及頂推等操作過程中調整全橋線性,臨時墩數量及布置根據施工設計方案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桁梁加勁弦立柱頂推至臨時墩上方為:在拼裝平臺上上安裝一個輪次的鋼桁梁,將一個輪次的鋼桁梁頂推前移,每頂推前進一個輪次,在后部拼裝支架上繼續下一輪次的拼裝作業,如此循環,直至鋼桁梁加勁弦立柱到達臨時墩支架上方。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留合龍口為:單邊加勁弦下半弦桿底部與鋼桁梁上弦桿固定,頂部支承于輔助支架頂部,上半弦弦桿頂部與加勁弦頂部固定,底部支撐于輔助支架頂部,此時上半弦弦桿底部與下半弦弦桿頂部相距狀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點起頂為:每根臨時墩的墩頂位置布置有一定數量豎向千斤頂,根據有限元模型計算結果,加勁弦合龍操作中在多處位置同時起頂,調整全橋線性,完成加勁弦合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級加載為:加勁弦合龍施工,多點起頂操作中各位置千斤頂起頂采用分步起頂的方式,每次起頂高度控制為總起頂高度的適當比例,每次起頂完成后方可進行下一步起頂。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步起頂高度為:根據有限元理論模型計算加勁弦合龍施工中全橋多點起頂高度,第一次分步起頂操作中起頂高度控制為總起頂高度的適當比例,起頂力較大的位置分步起頂高度控制為總起頂高度的1/3,起頂力相對較小的位置分步起頂高度控制為總起頂高度的1/2。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龍口微調范圍為:合龍口開口值縱向距離小于5mm,豎向偏移小于3mm。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桿支架為:全弦合龍后安裝的加勁弦弦桿臨時支承裝置,用于消除頂部彎矩,支架頂部與加勁弦底部焊接吊耳固定連接,支架底部與鋼桁梁上弦桿頂部栓接吊耳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四局集團鋼結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四局集團鋼結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1647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無應力索長的斜拉索更換方法
- 下一篇:鋼混凝土組合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