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無線自動充電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14863.3 | 申請日: | 2016-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710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06 |
| 發明(設計)人: | 鄭銀雁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銀雁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H02J50/9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無線 自動 充電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無線自動充電的方法,尤其涉及立體車庫和充電站內汽車無線自動充電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電動汽車的數量不斷增加,充電難問題日益突出。目前電動汽車的充電場所多為平面結構,能同時充電的汽車數量很有限,并且有線充電過程需要人工干預,無線充電對齊充電裝置和受電裝置非常不便。充電過程不但需要占用大量寶貴的土地資源,而且浪費車主額外寶貴的時間,嚴重制約電動汽車的發展。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充電方法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汽車無線自動充電的方法,實現立體車庫和充電站內汽車無線自動充電。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無線自動充電的方法,其包括待充電汽車、停車位單元、無線充電裝置、支承平臺組件、電源和控制系統。充電前,控制系統驅動支承平臺組件和無線充電裝置在停車位單元中待充電汽車底部移動,探測待充電汽車的受電裝置位置,并移動無線充電裝置到合適的充電位置后開始充電。
所述無線充電裝置安裝在支承平臺組件上,在系統驅動下可以隨支承平臺組件橫向、縱向、上下移動。
所述支承平臺組件結構包括但不限于XYZ三軸結構、機械臂結構和智能移動機器人結構。
所述控制系統在接收充電指令后首先驅動支承平臺組件和無線充電裝置探測并確定待充電汽車受電裝置位置;在充電完成或接收到取車指令后自動終止充電并結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實現自動充電,該方法應用于立體車庫,不但能節約大量寶貴的土地資源,而且節約車主大量寶貴時間,更能有效解決充電難。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總覽圖。
圖2為本發明正視圖。
圖3為本發明左視圖。
圖4為本發明一種XYZ三軸結構停車位單元總覽圖。
圖5為本發明XYZ三軸結構支承平臺組件總覽圖。
圖6為本發明XYZ三軸結構支承平臺組件正視圖。
圖7為本發明XYZ三軸結構支承平臺組件俯視圖。
圖8為本發明一種機械臂結構停車位單元總覽圖。
圖9為本發明機械臂結構支承平臺組件總覽圖。
圖10為本發明機械臂結構支承平臺組件正視圖。
圖11為本發明機械臂結構支承平臺組件俯視圖。
圖12為本發明一種智能移動機器人停車位單元總覽圖。
圖13為本發明智能移動機器人結構支承平臺組件總覽圖。
圖14為本發明智能移動機器人結構支承平臺組件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總體結構如圖1至圖3所示,其包括待充電汽車1、停車位單元2、無線充電裝置5、支承平臺組件4、電源3和控制系統,所述待充電汽車1位于停車位單元2中,所述的無線充電裝置5安裝在支承平臺組件4上,所述支承平臺4位于停車位單元2底部,所述無線充電裝置5和支承平臺組件4由電源3通過電纜6供電。為清晰起見,以下實施例附圖未顯示待充電汽車1。
實施例1:
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1的結構如圖4至圖7所示,支承平臺組件4為XYZ三軸結構,包括X軸移動平臺402、Y軸移動平臺401和Z軸升降平臺403,在控制系統驅動下支承平臺組件4可以沿X、Y方向移動,可以沿Z軸方向升降,帶動支承平臺組件4上面的無線充電裝置5沿X、Y、Z方向移動。
控制系統接到充電指令后,第一步,驅動支承平臺組件4和無線充電裝置5按程序設定的軌跡在待充電汽車1底部XY平面上移動,探測停車位單元2中待充電汽車1的受電裝置位置;第二步,當確定了受電裝置位置后,支承平臺組件4停止XY方向的移動,開始沿Z軸升降,直到無線充電裝置5和受電裝置達到合適的充電距離時停止升降并開始充電。
本實施例由電機或液壓缸驅動,尤其適用于立體車庫。
實施例2: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僅在于支承平臺組件4,本實施例的結構如圖8至圖11所示,支承平臺組件4為機械臂結構,包括繞軸414旋轉的臂413、繞軸412旋轉的臂411和Z軸升降平臺403,在控制系統驅動下臂413和臂411分別繞軸414和軸412旋轉,使Z軸升降平臺403和無線充電裝置5可以按程序設定的軌跡在待充電汽車1底部的XY平面上移動,探測停車位單元2中待充電汽車1的受電裝置位置。
本實施例由電機或液壓缸驅動,尤其適用于立體車庫。
實施例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銀雁,未經鄭銀雁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1486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