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溫預應力內壓內加熱壓力容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14698.1 | 申請日: | 2016-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0860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朱瑞林;朱格明;朱國林;朱天明;朱悅明;李紫璇;朱俊明;毛愛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J12/00 | 分類號: | F16J12/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081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預應力 內壓內 加熱 壓力容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為一種中溫預應力內壓內加熱壓力容器,涉及機械、化工、制藥、能源、材料、食品、冶金、石油、建筑、航空、航天、兵器等技術等領域。
背景技術
壓力容器是許多工業部門的關鍵、特種設備,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如機械、化工、制藥、能源、材料、食品、冶金、石油、建筑、航空、航天、兵器等部門。壓力容器的主體部分絕大多數是圓筒,圓筒承受工作壓力時,其器壁中的應力很不均勻。容器厚度越大,應力越不均勻。若按最大應力設計壓力容器,會使其壁厚很大,壁厚大不僅浪費材料、資源、資金,增加成本,還有安全隱患。須設法降低容器器壁中的應力,才能提高容器的強度,節約材料、降低成本,并提高壓力容器的安全性。降低容器器壁中的應力的方法有很多,自增強技術即是降低和均化應力、提高壓力容器承載能力及其安全性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壓力容器自增強的具體方法又有很多,例如,在容器投入使用前對其施加較大的機械壓力,使其內層部分材料產生塑性變形,外層部分材料仍為彈性狀態,卸除機械壓力后,便在容器器壁中產生機械預應力(殘余應力):內層部分材料為壓應力,外層部分材料為拉應力。機械預應力與容器操作壓力引起的應力相疊加即可降低應力。而本發明則采用溫差預應力自增強方法構造一種中溫預應力內壓內加熱壓力容器。較之于機械預應力壓力容器和彈性溫差預應力壓力容器,中溫預應力內壓內加熱壓力容器更安全、便捷、可靠、節省、靈活,因為(1)靠溫差應力產生預應力的方法不存在施壓介質,故沒有危險性,也不需要昂貴的水壓機等施壓設備;(2)溫差的控制相對較為容易,因而溫差應力的大小及其均勻性容易得到保證;(3)一旦溫差應力過大,由于不存在壓力介質,因此不至像機械應力那樣引起壓力容器爆炸等災難性事故;(4)發明人研究發現,溫差預應力的大小及分布規律與溫差dt緊密聯系,因此,可根據操作條件而改變dt以獲得不同的操作應力狀態,可見容器結構優化空間很大,這就能夠獲得機動靈活的設計方案;(5)彈性溫差預應力壓力容器需要在壓力容器工作時也維持所需溫差,一旦消除溫差,溫差預應力就不存在,這不但需要耗費能源,操作不便,而且,若生產過程不允許有溫差存在,則彈性溫差預應力壓力容器就不可行;而本發明所構造的中溫預應力內壓內加熱壓力容器是對壓力容器機械加熱和冷卻處理,使其內、外壁面形成溫差,溫差超過一次屈服溫差,即溫差已經使壓力容器產生了屈服,消除溫差后有殘余應力存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中溫預應力內壓內加熱壓力容器。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中溫預應力內壓內加熱壓力容器,其特征是:對壓力容器筒壁進行如下處理,使其存在溫差殘余應力,形成部分材料為塑性、部分材料為彈性的結構,具體措施是:對壓力容器內壁面進行加熱,或對壓力容器外壁面進行冷卻,或同時對壓力容器內壁面進行加熱,而對外壁面進行冷卻,使其內、外壁面存在溫差而產生溫差應力;溫差超過二次屈服溫差,即超過壓力容器外壁面剛剛進入屈服的溫差,而低于整體屈服溫差,即低于壓力容器整個壁厚剛剛全部屈服的溫差;所述二次屈服溫差為dtc2,,其中E為容器材料的彈性模量、a為容器材料的熱膨脹系數、u為容器材料的泊松比、sy為容器材料的屈服強度、k為容器的徑比,k=ro/ri;由于二次屈服溫差高于一次屈服溫差,因而壓力容器外壁面進入屈服時,內壁面必然已經屈服,因此,溫差超過二次屈服溫差后,溫差應力使壓力容器處于內、外層為塑性、中間層為彈性的彈塑性狀態;保持溫差一定時間使溫差應力達到穩定后消除溫差,壓力容器內、外層材料由于已屈服而不能恢復原狀,而中間層材料為彈性狀態力圖恢復原狀,因而在壓力容器中形成了溫差預應力,或溫差殘余應力;所述壓力容器工作時的總應力為溫差預應力與機械應力相疊加,所述機械應力指壓力容器工作壓力p所產生的應力,所述壓力容器工作壓力p為內壓。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和優點是:利用溫差形成一種部分材料為塑性、部分材料為彈性的壓力容器結構,這種結構存在殘余應力,殘余應力可抵消一部分由其操作壓力所引起的機械應力,以均化其應力分布,從而增強壓力容器的承載能力,以形成一種中溫預應力內壓內加熱壓力容器。本發明還提供了對壓力容器進行技術處理以獲得部分材料為塑性、部分材料為彈性結構的控制溫差。其余有益效果和優點如“背景技術”末尾(1)至(5)所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師范大學,未經湖南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1469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水密封環冷機臺車靜密封結構
- 下一篇:一種低溫預應力內壓內加熱壓力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