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鈦酸鋇泡沫陶瓷/熱固性樹脂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14636.0 | 申請日: | 2016-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4138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30 |
| 發明(設計)人: | 梁國正;鄭龍輝;顧嬡娟;張鵬飛;袁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38/06 | 分類號: | C04B38/06;C04B41/48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鋒 |
| 地址: | 21512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鈦酸鋇 泡沫 陶瓷 熱固性 樹脂 復合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涉及一種鈦酸鋇泡沫陶瓷/熱固性樹脂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陶瓷電介質材料是高介電常數材料的重要品種,作為一種具有高介電常數以及優良的鐵電、壓電和絕緣性能的電子陶瓷材料在電子陶瓷工業領域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傳統的陶瓷電介質材料存在比重大、脆性大、成型工藝條件苛刻等缺點,限制了其在大功率電容器中的應用。因此陶瓷/聚合物復合材料應運而生。鑒于鈦酸鋇高機械強度、高介電常數、低介電損耗等優異的綜合性能,人們將鈦酸鋇與不同聚合物復合,制得了多種高介電常數鈦酸鋇/聚合物復合材料。
然而,大量研究發現,陶瓷與聚合物復合后,介電常數顯著降低。因此,為了達到預期的介電性能,復合材料中陶瓷粒子含量需要大于50vol%。而這常常使得復合材料的成型工藝性很差,難以制得高質量的復合材料。此外,更嚴重的情況是陶瓷粒子在聚合物基體中的分散不均勻,出現較多陶瓷團聚體,不僅導致陶瓷的高介電性能不能在復合材料中得到發揮,而且使得復合材料的機械力學性能較差。
目前,克服上述問題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其一,對陶瓷粒子進行表面處理以解決其分散性,但是對減少陶瓷的高添加量的效果不明顯。其二,引入導體作為第三組分可以較為顯著地降低陶瓷的含量,但是導體的存在又往往導致復合材料具有較大的介電損耗。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問題,研發一種兼具優良制備工藝與優異介電性能的陶瓷/聚合物復合材料是一個具有重大應用價值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制備方法簡單、性能可控,并具有高介電常數、低介電損耗的鈦酸鋇泡沫陶瓷/熱固性樹脂及其制備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鈦酸鋇泡沫陶瓷/熱固性樹脂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含如下步驟:
(1)按質量計,將100份納米鈦酸鋇與30~120份濃度為1~15wt%的有機粘結劑水溶液充分研磨,得到漿料A;在漿料A中加入10~80份濃度為0.5~3wt%的有機流變劑水溶液,充分研磨后得到漿料B;在漿料B中加入20~80份濃度為0.5~3wt%的有機分散劑水溶液,充分研磨后得到漿料C;所述的有機粘結劑為聚乙烯醇、羧甲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的一種,或它們的任意組合;所述的有機流變劑為羧甲基纖維素、羥己基纖維素的一種,或它們的任意組合;所述的有機分散劑為聚乙烯亞胺、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胺的一種,或它們的任意組合;
(2)將規格為15~35PPI的聚合物海綿浸漬在濃度為5~20wt%的氫氧化鈉水溶液中,升溫至50~75℃并保溫2~6h后,取出聚合物海綿,用去離子水洗滌、甩干,得到聚合物海綿D;在常溫下,將聚合物海綿D浸漬在濃度為0.5~3wt%的表面活性劑水溶液中,停留2~6h后,取出甩干,在溫度40~80℃的條件下干燥,得到預處理的聚合物海綿E;所述的聚合物海綿的聚合物材質為聚氨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中的任意一種;所述的表面活性劑為羧甲基纖維素、聚乙烯亞胺的一種,或它們的任意組合;
(3)將預處理的聚合物海綿E浸漬在步驟(1)制得的漿料C中,在常溫下放置1~10min進行掛漿處理,擠壓排除多余的漿料后,在溫度為40~80℃的條件下進行干燥處理;依次重復掛漿、干燥處理1~7次,得到掛漿均勻且無堵孔的鈦酸鋇泡沫陶瓷生坯;
(4)將步驟(3)制得的鈦酸鋇泡沫陶瓷生坯以0.5~5℃/min的速率由室溫升溫至100~300℃,再以0.5~5℃/min的速率升溫至500~700℃并保溫0.5~2h后,以2~10℃/min的速率升溫至1000~1500℃并保溫1~5h后,隨爐冷卻至室溫,得到鈦酸鋇泡沫陶瓷;
(5)將熔融態可熱固化的樹脂澆注于步驟(4)制備的鈦酸鋇泡沫陶瓷中,待樹脂完全滲透泡沫陶瓷孔隙后,進行熱固化與后處理,即得到一種鈦酸鋇泡沫陶瓷/熱固性樹脂復合材料。
所述的納米鈦酸鋇的平均粒徑≤100nm。
所述的熱固化和后處理的工藝條件,與所使用的可熱固化樹脂的熱固化和后處理工藝條件一致。
本發明所述的熱固性樹脂為自身可熱固化的樹脂,或由自身不能熱固化的樹脂與固化劑共同組成的樹脂體系。自身可熱固化樹脂為雙馬來酰亞胺樹脂、氰酸酯,及其組合。所述自身不能熱固化的樹脂為環氧樹脂。
本發明技術方案還包括按上述制備方法得到的鈦酸鋇泡沫陶瓷/熱固性樹脂復合材料。
所述的復合材料中,樹脂的體積百分數為60~9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大學,未經蘇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1463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