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字符輸入的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13198.6 | 申請日: | 2016-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007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浩棉;周洪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3 | 分類號: | G06F3/023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鄧云鵬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字符 輸入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字符輸入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經常需要通過輸入操作來控制終端完成相應的功 能,如輸入網址進入相應的頻道等。由于操作界面的大小有限,操作設備的控 制按鍵有限,如對于智能電視或OTT(OverTheTop,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的 應用服務)需要用遙控器進行輸入時,進行一次輸入需要按多次遙控器,操作 很不方便。
現有技術在輸入時,往往在一個應用輸入后轉入另一個應用進行輸入操作 時,即使是相同的內容也需要重新輸入,重復過程既繁瑣又浪費時間。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字符輸入的方法和裝置,提 高輸入操作的便利性。
一種字符輸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過輸入應用接收收藏字符獲取請求,所述輸入應用用于供多個應用進行 字符輸入;
從詞庫中獲取與所述收藏字符獲取請求對應的預存的收藏字符;
顯示所述收藏字符供用戶選擇輸入。
一種字符輸入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接收模塊,用于通過輸入應用接收收藏字符獲取請求,所述輸入應用用于 供多個應用進行字符輸入;
獲取模塊,用于從詞庫中獲取與所述收藏字符獲取請求對應的預存的收藏 字符;
輸入模塊,用于顯示所述收藏字符供用戶選擇輸入。
上述字符輸入的方法和裝置,通過輸入應用接收收藏字符獲取請求,輸入 應用用于供多個應用進行字符輸入,從詞庫中獲取與收藏字符獲取請求對應的 預存的收藏字符,顯示收藏字符供用戶選擇輸入,不同的應用共用同一個輸入 應用,使得輸入應用中收藏的字符可供多個應用使用,在輸入時可將預存的收 藏字符顯示供用戶選擇輸入,便于用戶在多個應用中通過已經存儲的字符快速 輸入需要的字符。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個實施例中字符輸入的方法的應用環境圖;
圖2為一個實施例中圖1中被控終端的內部結構圖;
圖3為一個實施例中字符輸入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4為一個實施例中初始狀態的輸入應用的界面示意圖;
圖5為一個實施例中使用收藏字符時的輸入應用的界面示意圖;
圖6為一個實施例中字符輸入的裝置的結構框圖;
圖7為另一個實施例中字符輸入的裝置的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一個實施例中字符輸入的方法運行的應用環境圖。如圖1所示,該應 用環境包括控制終端110、被控終端120,其中控制終端110和被控終端120通過 網絡、紅外或數據線等進行通信。
控制終端110可為遙控器、智能手機、鍵盤等,被控終端120可為智能電 視、機頂盒、手機、平板電腦等但并不局限于此。控制終端110通過網絡、紅 外或數據線等向被控終端120發送控制指令和請求,被控終端120可以響應控 制終端110發送的指令和請求,被控終端120也可以通過自身終端產生控制指 令并響應自身終端產生的控制指令,此時可不需要控制終端110。
在一個實施例中,圖1中的被控終端120的內部結構如圖3所示,該被控 終端120包括通過系統總線連接的處理器、圖形處理單元、存儲介質、內存、 網絡接口、顯示屏幕、輸入設備。其中,被控終端120的存儲介質存儲有操作 系統,還包括字符輸入的裝置,該裝置用于實現一種適用于被控終端的字符輸 入的方法。該處理器用于提供計算和控制能力,支撐整個被控終端120的運行。 被控終端120中的圖形處理單元用于至少提供顯示界面的繪制能力,內存為存 儲介質中的字符輸入的裝置的運行提供環境,網絡接口用于與控制終端110進 行網絡通信或接入網絡信號。顯示屏幕用于顯示播放畫面等,輸入設備用于接 收用戶輸入的命令或網絡電視信號數據等,被控終端120還可接收控制終端110 發送的控制指令或請求,對于帶觸摸屏的被控終端110,顯示屏幕和輸入設備可 為觸摸屏。
在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字符輸入的方法,以應用于上述應用環境中 的被控終端來舉例說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210,通過輸入應用接收收藏字符獲取請求,輸入應用用于供多個應 用進行字符輸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1319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