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工業機械手的不銹鋼彎管管內拋光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12960.9 | 申請日: | 2016-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9881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正亞;李峰平;周銳;薛偉;周斯加;曹宇;付培紅;冮建華;孫存軒;黃繼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大學激光與光電智能制造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24B29/08 | 分類號: | B24B29/08;B24B41/00;B24B41/02;B24B55/00;B24B45/00;B24B41/06;B25J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 地址: | 325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工業 機械手 不銹鋼 彎管 拋光 系統 | ||
1.一種基于工業機械手的不銹鋼彎管管內拋光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工業機械手(4)、夾緊機構(1)、上料車(2)和管內拋光機構(3);所述夾緊機構(1)安裝在工業機械手(4)的末端;
所述夾緊機構(1)包括機械支撐單元和夾緊動作單元;所述機械支撐單元包括機械手連接件(138)、加強肋(139)、主連接板(137)和直角固定塊(140);
機械手連接件(138)與工業機械手(4)相連,所述主連接板(137)豎直的安裝在機械手連接件(138)的下端,主連接板(137)的上端與機械手連接件(138)通過螺栓緊固連接;所述直角固定塊(140)包括一體連接互相垂直的水平板和豎直板,主連接板(137)的下端與直角固定塊(140)的水平板通過螺栓緊固連接;所述水平板的中心位置設置有一長方形通槽,所述豎直板的中心位置設置有一圓形通孔;所述加強肋(139)呈三角形,安裝在主連接板(137)與機械手連接件(138)的連接處;
所述夾緊動作單元包括夾緊氣缸(135)、氣缸連接件(136)、上限位弧形塊(132)、夾持傳動件(133)、限位塊安裝座(134)和下限位弧形塊(141);
所述夾緊氣缸(135)固定安裝在直角固定塊(140)的豎直板上,夾緊氣缸(135)的軸桿穿過豎直板上的圓形通孔,與氣缸連接件(136)連接;所述氣缸連接件(136)的端部設置有一開槽;所述開槽的兩側設置有同軸的兩個通孔;
所述限位塊安裝座(134)內部中空,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直角固定塊(140)的水平板的底部;所述限位塊安裝座(134)上設置有一用于與夾持傳動件(133)鉸接的通孔;上限位弧形塊(132)通過螺栓固定在限位塊安裝座(134)的底部;
所述夾持傳動件(133)呈長條狀,所述夾持傳動件(133)的上端設置有一條形孔(142),中部設置有轉動圓孔(143),底端設置有一傾斜面;下限位弧形塊(141)通過螺栓固定在夾持傳動件(133)的底端傾斜面上;
所述夾持傳動件(133)由下至上依次穿過限位塊安裝座(134)的中空腔、直角固定塊(140)上水平板的長方形通槽和氣缸連接件(136)端部的開槽;一個銷軸穿過夾持傳動件(133)上端的條形孔(142)和氣缸連接件(136)上的兩個通孔,將夾持傳動件(133)與氣缸連接件(136)鉸接連接在一起;另一個銷軸穿過夾持傳動件(133)中部的轉動圓孔(143)和限位塊安裝座(134)上的通孔,將夾持傳動件(133)與限位塊安裝座(134)鉸接連接在一起;
所述上料車(2)包括型材機架(201)、四條輸送導軌(204)、四個輸送滑塊(205)、置物板(206)和上料傳送單元(207);
所述型材機架(201)底部設置有腳輪(202)和地腳(203);四條輸送導軌(204)相互平行的固定安裝在型材機架(201)的頂部,并且均勻布置;每條輸送導軌(204)上均安裝有一輸送滑塊(205),所述輸送滑塊(205)可沿著輸送導軌(204)滑移;置物板(206)設置在型材機架(201)的頂部,與每個輸送滑塊(205)均通過螺栓緊固連接;所述置物板(206)用于放置待加工零件盒(209);
所述上料傳送單元(207)安裝在型材機架(201)的頂部中間位置,位于兩條輸送導軌(204)之間;所述上料傳送單元(207)包括主支撐板(271)、步進電機(272)、大帶輪(273)、電機固定板(274)、傳送帶(275)、小帶輪(276)、第一軸承座(277)、滑塊(278)、絲杠(279)和第二軸承座(280);
所述主支撐板(271)的兩端固定安裝在型材機架(201)上;步進電機(272)通過電機固定板(274)固定安裝在主支撐板(271)的下表面;小帶輪(276)與步進電機(272)的輸出軸相連,傳送帶(275)安裝在小帶輪(276)和大帶輪(273)上;絲杠(279)通過第一軸承座(277)和第二軸承座(280)安裝在主支撐板(271)的上表面,絲杠(279)的一端與大帶輪(273)相連,由大帶輪(273)驅動;滑塊(278)安裝在絲杠(279)上,絲杠(279)旋轉時,帶動滑塊(278)做直線運動;所述滑塊(278)與置物板(26)通過螺栓緊固連接,兩者聯動;
所述管內拋光機構(3)包括拋光機架,以及安裝在拋光機架上的緩沖單元和拋光單元;
所述拋光機架由底座和立柱搭建而成,頂部設置有水平的面板(314);
所述緩沖單元包括下底板緩沖彈簧(321)、下底板緩沖塊(322)、下底板彈簧支撐座(323)、拋光上底板(335)、拋光下底板(324)、上底板彈簧支撐座(325)、上底板緩沖彈簧(326)、上底板緩沖塊(327)、下底板直線導軌模塊(328)和上底板直線導軌模塊(329);
下底板彈簧支撐座(323)通過螺釘固定在面板(314)上,下底板緩沖彈簧(321)裝夾在下底板彈簧支撐座(323)和下底板緩沖塊(322)之間,下底板緩沖塊(322)通過螺釘與拋光下底板(324)連接,下底板直線導軌模塊(328)包括兩根平行的直線導軌模塊,所述直線導軌模塊的導軌固定安裝在面板(314)上,所述直線導軌模塊的滑塊通過螺釘與拋光下底板(324)連接;
上底板彈簧支撐座(325)通過螺釘安裝在拋光下底板(324)上,上底板緩沖彈簧(326)裝夾在上底板彈簧支撐座(325)和上底板緩沖塊(327)之間;上底板緩沖塊(327)通過螺釘與拋光上底板(335)連接,上底板直線導軌模塊(329)包括兩根平行的直線導軌模塊,所述直線導軌模塊的導軌固定安裝在拋光下底板(324)上,所述直線導軌模塊的滑塊通過螺釘與拋光上底板(335)連接;
所述拋光單元包括前夾具(332)、后夾具(333)、磨頭底座(334)和拋光磨頭(331);前夾具(332)和后夾具(333)均固定在拋光上底板(335)上,前夾具(332)和后夾具(333)平行,磨頭底座(334)裝夾在前夾具(332)和后夾具(333)中,拋光磨頭(331)固定在磨頭底座(334)的前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大學激光與光電智能制造研究院,未經溫州大學激光與光電智能制造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12960.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