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多局部搜索的神經網絡進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12847.0 | 申請日: | 2016-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015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單鵬霄;盛偉國;陳志強;盧夢雅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N3/08 | 分類號: | G06N3/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強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局部 搜索 神經網絡 進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神經網絡領域,應用于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智能算 法、模式識別、數據挖掘和語音識別等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多局 部搜索的神經網絡進化方法。
背景技術
人工神經網絡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許多科學問題,例如模式識別, 分類、聚類和回歸等問題。人工神經網絡的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網 絡的框架,網絡框架過大可能導致對訓練集的過適應,這是因為網絡 框架越大則處理信息的能力越強,另一方面,網絡框架過小可能導致 對數據訓練不充足,這是因為網絡框架越小則處理信息的能力越弱。 這兩種情況都將降低神經網絡的泛化能力。因此,設計合適的網絡框 架來解決不同的問題是必要的。
Backpropagation(BP)算法是最為傳統的神經網絡訓練算法,通 過信息的反饋不斷調節結點間的權值。然而,它只能訓練固定框架的 神經網絡,并且對初始化的權值很敏感,所以BP算法往往會陷入局部 最優空間內搜索。此外,構造法和修剪法也被用于設計神經網絡。構 造法先是初始化一個小的網絡框架,在訓練過程中增加結點和權值, 直到條件符合。然而,修剪法先是初始化一個大的網絡框架,在訓練 過程中刪除多余的結點和權值,直到條件符合。最近幾年,有研究人 員提出了混合訓練法,將構造法和修剪法進行結合,在訓練過程既可 以增加結點和權值,又能刪除結點和權值,目的是能根據不同問題和 訓練過程,自適應地調節網絡的框架。然而,構造法、修剪法和混合 訓練法的結合都是基于爬山算法,所以也將陷入局部最優。
為了避免陷入局部最優解,很多研究者提出了使用進化算法 (EvolutionaryAlgorithm)來優化神經網絡,包括網絡中的權值、 框架和學習規則。這是因為進化算法有很強的全局搜索能力,能找到 全局最優或近似最優的神經網絡個體?;谶M化算法的方法可大致分 為兩類:第一類是只依賴進化算法來優化神經網絡框架,另一類是在 使用進化算法的同時加入了一些局部搜索算法,加快搜索進程。然而, 對于復雜問題的優化,例如神經網絡的優化,加入單一的局部搜索算 法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此外,傳統的進化算法往往會容易過早收 斂。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已有神經網絡進化方法的容易過早收斂、計算速度較慢 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有效避免過早收斂、計算速度較快的基于多 局部搜索的神經網絡進化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基于多局部搜索的神經網絡進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生成一個M層神經網絡的種群,每個網絡個體使用實數 編碼,網絡個體中隱結點的個數和權值被隨機初始化,M≥3,且為自 然數;
步驟2、計算每個網絡個體的適應度值;
步驟3,根據網絡個體的適應度從高到低選擇個體生成新的種群;
步驟4、每個網絡個體進行突變操作,突變的概率基于個體的的 適應度在種群中的排序;
步驟5、每個網絡個體進行多局部搜索機制來調節網絡中的隱結 點個數和權值;
步驟6、使用一次迭代的BP算法來調整權值;
步驟7、計算子代個體的適應度值,并且將父代和子代合并成一 個種群;
步驟8、使用精英策略選擇個體生成新的種群
步驟9、判斷停止標準是否滿足,如果不滿足,返回步驟3,如 果滿足,選擇最優網絡個體,并對測試集進行分類預測。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現在:在進化過程中,引入了多個局部 搜索操作,并且設計了一種自適應地方法促進局部搜索操作間相互競 爭和合作,能快速有效地調整網絡個體的框架。此外,應用了一種新 的突變策略,能有利于避免陷入種群過早地收斂。本發明的最終目的 是能加快進搜索全局最優個體或近似最優個體。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優化神經網絡的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中網絡框架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中個體編碼方式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參照圖1~圖3,一種基于多局部搜索的神經網絡進化方法,包括 如下步驟:
步驟1、生成一個M層神經網絡的種群,每個網絡個體使用實數 編碼,網絡個體中隱結點的個數和權值被隨機初始化,M≥3,且為自 然數;
步驟2、計算每個網絡個體的適應度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128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