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樹洞或樹坑的真空修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12811.2 | 申請日: | 2016-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3232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1 |
| 發明(設計)人: | 原林虎;原申惠;曲奕成;王圓;原雨桐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G13/00 | 分類號: | A01G13/00;A01G7/06 |
| 代理公司: | 紹興市越興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蔣衛東 |
| 地址: | 山西省太原***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樹洞 真空 修補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樹洞或樹坑的真空修補方法,屬于植物局部保存和修復技術領域。去除樹洞或樹坑中的雜物及腐爛部分,進行兩道消毒除蟲后,在樹洞或樹坑內涂膜形成膜層,將樹洞洞口或樹坑坑口以橡膠密封,并與膜層形成真空。將本申請應用于古樹等樹洞或樹坑的修補或復壯,樹體萌芽、展葉、生長狀況良好,貼皮無脫落西哪些,修補無開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樹洞或樹坑的真空修補方法,屬于植物局部保存和修復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由于多種原因,導致古樹韌皮部損傷,受傷部分的木質部腐爛中空形成樹洞或樹坑,這是古樹名木存在的一個較普遍的現象,相當一部分古樹樹體出現了樹洞。過去對樹洞采取了傳統的填充修補方法:以水泥和石礫的混合物作為填充物,填充物從底部開始,每20~25cm為一層,用油氈隔開;每層表面都向外略斜,以利排水;填充物邊緣應不超過木質部,使形成層能在它上面形成愈傷組織;填充材料必須壓實;為加強填料與木質部連接,洞內可釘若干電鍍鐵釘,并在洞口內兩側挖一道深約4cm的凹槽。
然而,這種對樹穴的傳統填充方式中,均采用水泥、石灰和磚頭,也會帶來很多弊端:水泥堅硬、不耐久,阻塞了空氣流通和遮蔽陽光,不能有效地阻止真菌、病菌和蟲害的侵入,有時甚至為入侵的真菌創造了有力的滋生條件。調查發現,基于傳統觀念中所認定的“木質部腐爛,心材中空是大樹必然發生的一種現象”,傳統填充方法由于忽略了防腐、防蛀,修過的樹洞反而使腐爛加劇,帶來了更為不良的后果,達不到通過樹洞修補復壯古樹的目的。以至經過歷年修補的樹洞,出現了新的問題:大部分表面已經破裂、填充的磚塊對游人已構成危險、修補的樹洞內木質腐爛、蛀蟲滋生蔓延。
基于此,做出本申請。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古樹樹洞修復方法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請提供一種兼具修補與復壯的樹洞真空修補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樹洞或樹坑的真空修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除腐:去除樹洞或樹坑中的雜物及腐爛部分;
(2)兩道消毒除蟲后,在樹洞或樹坑內涂膜形成膜層;
(3)樹洞洞口或樹坑坑口以橡膠密封,并與膜層形成真空。
進一步的,作為優選:
步驟(1)中,所述的腐爛部分不包括感染部分。
步驟(1)中,除腐完畢的樹洞或樹坑底部設置排水管或排水槽。
步驟(2)中,所述的消毒采用2-5%的硫酸銅溶液、0.1%的升汞溶液、石硫合劑原液、有效含量為0.01-0.1%的α-萘乙酸膏(其中有效含量是指α-萘乙酸膏中α-萘乙酸的含量為0.01-0.1%);所述的涂膜采用的涂抹劑,該涂抹劑為鉛油、接蠟或黏土與石硫合劑的混合物。更優選的,所述的黏土與石硫合劑的混合物中還包含有激素涂劑、α-萘乙酸、石灰、乳膠或鮮牛糞中的一種或多種。
步驟(2)中,消毒除蟲后先進行液體施肥,再進行涂膜。
步驟(1)與步驟(2)之間還設置有架設金屬支架,并輔以絲網、水泥修補樹洞。當樹洞洞口較大時,可在樹洞內架設金屬支架,再輔以絲網、速凝水泥修補樹洞,洞內無需填充其他物質,在確保樹洞支撐穩定、避免樹洞進一步擴大惡化的同時,也最大限度的防止了采用磚石填堵樹洞所引起的砸傷隱患。
步驟(3)中,所述的橡膠為抗靜電阻燃橡膠。
所述的步驟(3)后還包括有貼皮美化。
樹洞的出現不是大樹的必然現象,而是大樹在外界不良條件(含環境、有害生物)作用下的結果。
1)從內因分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未經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1281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雨水收集型的水果套袋
- 下一篇:一種自走式水田育秧用制漿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