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食用菌/富硒微藻復合體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11845.X | 申請日: | 2016-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028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25 |
| 發明(設計)人: | 阮榕生;羅珊珊;劉玉環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昌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14 | 分類號: | C12N1/14;C12N1/12;C12R1/89;A23L31/00;A23L17/6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食用菌 富硒微藻 復合體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生物領域,具體涉及真菌球培養、微藻吸附等方法。
技術背景
微藻是一種具有廣泛用途的微藻,在生物能源、食品、環境工程等方面具有潛在的應用空間。富硒微藻被廣泛應用在食品和保健品的生產當中。但是微藻本身的尺寸很小,導致采收非常困難,常用的采收方法包括絮凝法、氣浮法等。這些采收方法普遍存在采收成本高的缺點,同時,絮凝劑的使用,會在采收過程中對微藻產生污染,導致收獲的微藻難以應用在食品和保健品的制備中。
絮凝法是通過在微藻藻液中添加Fe3+、Al3+、Mg2+等金屬鹽類,或殼聚糖等高分子糖類,使微藻發生絮凝,并通過過濾絮凝物達到采收微藻的目的。如專利“通過三氯化鐵絮凝作用采收微藻及培養水體的再循環利用”(CN102382769A)以中等濃度的三氯化鐵、中等長度的絮凝沉淀時間、沉淀期間不光照的方案實施采收微藻細胞最為合適,依不同的微藻種類,微藻細胞的沉淀率可達到43-99%,平均值為67%。絮凝法引入了大量的外來離子,對微藻造成了污染,收獲的微藻如果要進行食品或保健品的生產,需要對微藻進行進一步的處理,增加了成本。部分絮凝劑的引入導致微藻收到污染,尤其在富硒微藻的培養中,引入外來離子會導致微藻無法達到食品及保健品生產的要求。
氣浮法是通過向微藻藻液通入空氣,并使微藻粘附與氣泡表面,利用氣泡的浮力達到微藻聚集和采收的目的。如中國專利“一種微藻的培養/收獲方法和系統”(CN101555455A)在微藻收獲時,向所述藻液中釋放微米級空氣氣泡,使自絮凝的微藻附著于微米級空氣氣泡后懸浮于藻液表面。這種方法需要的動力成本較高,有時需要結合絮凝劑共同使用。
本發明先將食用菌,包括平菇、香菇、金針菇、靈芝等在一定條件下培養成一定直徑的真菌菌球,經簡單破碎后,通過調整富硒微藻藻液的濃度和pH值,然后將食用菌菌球放入藻液中,通過震蕩或攪拌,形成食用菌/富硒微藻復合體,從而快速形成適用于食品、保健品生產的基礎原料。同時,通過調整菌球與微藻的比例,可以方便地調整原料中的營養成分。
發明內容
本發明基于微藻直徑小、采收困難,或采收后的微藻雜質多,不能用于食品加工的現狀,提出一種食用菌/富硒微藻復合體的形成方法,成本較低的利用食用菌菌球吸附富硒微藻。
經過大量的實驗研究,發明人發現在藻液濃度為0.1-5g/L的情況下,pH值調整為1-6,經震蕩或攪拌,可以有效利用食用真菌菌球對富硒微藻的吸附作用,形成食用菌/富硒微藻的復合體。
本發明的食用菌/富硒微藻復合體的形成,不僅與食用菌的培養條件、微藻培養條件有關,還與菌球的粒徑和密度控制、表面電性能調控等有關,本發明的實現就是基于以上這些發現。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食用菌/富硒微藻復合體的制備方法,按以下步驟。
(1)將食用菌培養至菌球直徑為2-60mm。
(2)在微藻藻液中加入亞硒酸鈉,其加入量為折合硒元素含量為每升藻液中添加5-100mg。
(3)在微藻藻液添加蒸餾水,調整到微藻濃度為0.1-5g/L。
(4)在微藻藻液中添加稀鹽酸,調pH值為1-6。
(5)將食用菌菌球簡單破碎后加入上述微藻藻液中,攪拌30分鐘,形成的食用菌/微藻復合體。
(6)形成的食用菌/富硒微藻復合體經簡單的絲網過濾進行收獲,冷凍干燥。
所述的食用菌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平菇、茶樹菇、金針菇、杏鮑菇、靈芝。
所述的微藻包括但不限于小球藻、螺旋藻。
本發明的優點:(1)充分利用了微藻和真菌之間的關系,通過調整真菌菌球的表面電荷狀態,達到真菌菌球充分吸收微藻的目的;(2)由于形成的食用菌/富硒微藻的直徑超過了2mm,后續的過濾收獲簡單易行;(3)本方法不產生環境污染,整個收獲過程環保、成本適中;(4)不引入外來離子,有利于深度增值加工;(5)具有菌種范圍廣泛、采收速度快,操作方便易行等特點,因此具有成本低廉的優勢;(6)通過調整真菌與微藻的比例,可以方便地達到調整營養成分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平菇/富硒小球藻復合體。
圖2為本發明冷凍干燥后的平菇/富硒小球藻復合體放大400倍的圖片。
圖3為本發明杏鮑菇/富硒小球藻復合體。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將通過以下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昌大學,未經南昌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1184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