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噬菌體滅菌時化學抗菌劑篩選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10474.3 | 申請日: | 2016-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4810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9 |
| 發明(設計)人: | 靳靜;李亞輝;黃德海;張改;李振江;陳松建;王書偉;王小亭;王山梅;楊朝寬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醫學高等??茖W校 |
| 主分類號: | C12Q1/70 | 分類號: | C12Q1/70;C12Q1/18;C12R1/92 |
| 代理公司: | 鄭州聯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時立新 |
| 地址: | 451191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噬菌體 滅菌 化學 抗菌劑 篩選 方法 | ||
1.一種噬菌體滅菌時化學抗菌劑篩選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制備雙層固體培養基,其中底層為固體培養基,頂層為半固體培養基;
(2)接種病菌和噬菌體,在步驟(1)中的頂層的半固體培養基中接種菌液和對應的噬菌體,混合均勻后,將半固體培養基傾倒于步驟(1)中的固體培養基中,并鋪勻,室溫凝固;
所述菌液中菌體為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陰溝腸桿菌或大腸埃希菌,所述化學抗菌劑為84消毒液、雙氧水、苯扎溴銨、石碳酸、碘伏或戊二醛;
(3)加入化學抗菌劑,在步驟(2)中凝固后的雙層培養基中滴加化學抗菌劑或采用粘貼具有一定濃度化學抗菌劑的紙片,培養并觀察噬菌斑以進行判斷;
所用抗菌劑濃度高于有效殺菌濃度;
判斷時,依據噬菌體成斑率、噬菌斑大小和形態變化、化學抗菌劑抑菌區透明度變化三個方面單獨或者聯合對化學抗菌劑與噬菌斑合用的滅菌效果進行判定;
依據噬菌體成斑率進行判斷時,觀察化學抗菌劑作用區域噬菌體成斑率的變化,成斑率增高即表明化學抗菌劑對噬菌體殺菌起促進作用,成斑率降低即表明化學抗菌劑對噬菌體殺菌起抑制作用;
依據噬菌斑大小或形態變化進行判斷時,觀察化學抗菌劑作用區域噬菌斑,如果噬菌斑增大,或向消毒劑抑菌圈方向局部增大而被“拉長”,表明化學抗菌劑對噬菌體滅菌起促進作用;反之,觀察化學抗菌劑作用區域噬菌斑,如果噬菌斑減小,或向消毒劑抑菌圈方向局部縮小而被“擠壓”,表明化學抗菌劑對噬菌體滅菌起抑制作用;
依據化學抗菌劑抑菌區透明度變化進行判斷時,觀察與噬菌斑相鄰處化學抗菌劑抑菌區透明度的變化,如果與噬菌斑相鄰處化學抗菌劑抑菌區透明度增加,表明化學抗菌劑對噬菌體滅菌起促進作用;反之,如果與噬菌斑相鄰處化學抗菌劑抑菌區透明度降低,表明化學抗菌劑對噬菌體滅菌起抑制作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噬菌體滅菌時化學抗菌劑篩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固體培養基和半固體培養基均為LB培養基,固體培養基中瓊脂粉用量為1.5%的質量比例,半固體培養基中瓊脂粉用量為0.5%的質量比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噬菌體滅菌時化學抗菌劑篩選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培養基用10mL/平皿盛放,步驟(2)中菌液濃度為109 CFU/mL,接種量為100μL,步驟(3)中化學抗菌劑滴加量為5μ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醫學高等??茖W校,未經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1047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