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節能型天然氣加壓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10102.0 | 申請日: | 2016-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4977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10 |
| 發明(設計)人: | 邸建軍;婁世松;王影輝;安利敏;陳溪;胡傳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碧海舟腐蝕防護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C6/06 | 分類號: | F02C6/06;F02C6/18;F01K23/10;F01K25/10;F03G6/06;F24J2/06;F24J2/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趙囡囡,吳貴明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豐臺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節能型 天然氣 加壓 裝置 | ||
1.一種節能型天然氣加壓裝置,包括第一壓縮機組(10),所述第一壓縮機組(10)包括燃氣輪機(11)和第一壓縮機(12),所述燃氣輪機(11)具有排煙管路(110),所述燃氣輪機(11)與所述第一壓縮機(12)連接以使所述第一壓縮機(12)壓縮天然氣;
其特征在于,所述節能型天然氣加壓裝置還包括:
余熱回收裝置(20),所述余熱回收裝置(20)包括余熱換熱器(21)和循環管路(22),所述余熱換熱器(21)設置在所述循環管路(22)上,且所述排煙管路(110)與所述余熱換熱器(21)連通;
發電和電動壓縮機機組(30),所述發電和電動壓縮機機組(30)包括第二壓縮機組(31)以及依次連通且形成循環的介質換熱器(32)、介質蒸發器(33)和膨脹發電機組(34),所述循環管路(22)與所述介質換熱器(32)連通,所述膨脹發電機組(34)與所述第二壓縮機組(31)電連接以提供壓縮天然氣所需的電能;
槽式聚焦太陽能集熱器(23),所述槽式聚焦太陽能集熱器(23)設置在所述循環管路(22)上,且所述槽式聚焦太陽能集熱器(23)位于所述余熱換熱器(21)的上游,并位于所述介質換熱器(32)的下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能型天然氣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節能型天然氣加壓裝置還包括太陽能蓄熱器(24),所述太陽能蓄熱器(24)的第一端連通在所述槽式聚焦太陽能集熱器(23)與所述介質換熱器(32)之間的所述循環管路(22)上,所述太陽能蓄熱器(24)的第二端連通在所述槽式聚焦太陽能集熱器(23)與所述余熱換熱器(21)之間的所述循環管路(22)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節能型天然氣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熱回收裝置(20)還包括第一循環泵(25),所述第一循環泵(25)設置在所述循環管路(22)上以使所述循環管路(22)內的導熱介質循環流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能型天然氣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電和電動壓縮機機組(30)還包括介質冷卻器(35),所述介質冷卻器(35)設置在所述介質換熱器(32)與所述膨脹發電機組(34)之間,且所述介質冷卻器(35)分別與所述介質換熱器(32)與所述膨脹發電機組(34)連通以冷卻液化由所述膨脹發電機組(34)輸出的有機工質。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節能型天然氣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電和電動壓縮機機組(30)還包括介質循環泵(36),所述介質循環泵(36)用于使有機工質實現循環流動。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節能型天然氣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質冷卻器(35)為水冷冷卻器或空冷冷卻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節能型天然氣加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壓縮機組(31)包括電動機機組(311)和第二壓縮機(312),所述電動機機組(311)與所述膨脹發電機組(34)電連接,所述電動機機組(311)與所述第二壓縮機(312)連接以驅動所述第二壓縮機(312)壓縮天然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碧海舟腐蝕防護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碧海舟腐蝕防護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1010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過濾裝置改進結構
- 下一篇:用于柴油發電系統及其備用電源的聯鎖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