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治療急性結腸炎功效的菊莖葉精制多糖提取物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09551.3 | 申請日: | 2016-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121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3-23 |
| 發明(設計)人: | 段金廒;陶金華;郭建明;江曙;錢大瑋;郭盛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287 | 分類號: | A61K36/287;A61P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楊海軍 |
| 地址: | 21002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治療 急性 結腸炎 功效 菊莖葉 精制 多糖 提取物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提取物,具體涉及一種從菊花的莖葉中提取分離得到的具有治療急性結腸炎功效的菊莖葉精制多糖提取物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結腸炎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結腸炎癥性病變。根據不同病因,結腸炎可分為潰瘍性結腸炎、缺血性結腸炎、偽膜性結腸炎等。主要臨床表現腹瀉、腹痛、黏液便及膿血便、甚則大便秘結、數日內不能通大便;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數患者反復發作,遷延不愈,一方面它嚴重影響病人生活質量,另一方面它能使結直腸癌變風險增加,病程越長,炎性程度越高,癌變的可能性越大;其中潰瘍性結腸炎(UC)能使癌變的風險增加約2.4倍;患者病程10年、20年和30年的癌變率分別為2%、8%和18%。同時,炎癥性腸炎(IBD)相關的結直腸癌(colorectalcancer,CRC)具有年輕化、呈散播性和多灶性病變的特點,其病理學及發病機制均不同于散發性CRC。結直腸癌是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發生率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目前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國內發病率的上升速度約為4.8%,遠遠超過國際水平(2%),因此結腸炎的治療及結直腸癌的防治受到國內外學者的普遍關注。
目前結腸炎的一線治療方法包括口服或直腸給予美沙拉嗪及前體藥物柳氮磺吡啶和巴柳氮等,但具有嚴重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它們的應用。目前結直腸癌的治療原則是以手術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聯合化療、放療等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對于轉移擴散,不能切除的結直腸癌主要采用化療聯合靶向治療和放療等方法來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然而結直腸癌術后五年生存率仍不足50%,晚期更是不到30%。因此,開發有效治療結腸炎的藥物具有重要意義和良好應用前景。
中藥資源性產品是國家重要的戰略物資,是保障國民健康、發展民族醫藥產業的物質基礎,中醫藥事業的健康發展有賴于中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續發展。中藥及天然藥物資源是我國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資源的稀缺性及有限性始終是制約資源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資源的原料生產、加工、產業化制造過程不可避免的產生大量廢棄物,從廢棄物中有效回收利用資源性物質和能量用于再生產,以實現節約資源,發展循環經濟的目的。這是衡量一個國家及其行業科學技術、生產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關系到國家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
在中藥資源生產及其利用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大體包括:藥材生產與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非藥用部位和廢棄組織器官;中藥制藥等資源性產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渣、廢水、廢氣以及廢棄的可利用物質等;近年來我國中藥及天然藥用生物資源生產面積已超過2.40×106hm2,藥材產量可達5.40×106噸,而廢棄的植物根系、地上莖葉等組織器官生物量高達1.1×107-1.6×107噸,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據初步統計,以中藥制藥為主體的中藥資源產業化過程中每年消耗植物類藥材約7.0×105噸,產生的廢棄組織器官、廢渣等高達數百萬噸,例如:當歸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在藥材生產過程中僅利用了當歸根部,其地上莖葉的生物產量約為根部的1.5倍,未被利用全部廢棄;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抗菌、消炎,降低高血壓、防止冠心病等功效。在采摘花蕾或開放的頭狀花序時其株高可達1m左右,廢棄的植株生物產量約10余倍于花序產量。目前尚沒有菊的莖葉提取物在治療結腸炎方面的報道。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以菊采摘后的廢棄物菊的莖葉為原料,通過優選方法,制備得到具有很好防治結腸炎功效的精制多糖提取物。本發明變廢為寶,充分利用中藥資源,可實現菊的綜合利用,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綠色環保意義。
技術方案: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具有治療急性結腸炎功效的菊莖葉精制多糖提取物,它是通過以下方法制備到:
(1)取菊的莖葉,去雜質,干燥,加入干藥材重量8~12倍體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取乙醇回流提取后的藥渣,加入干藥材重量8~15倍體積量的水,回流提取1~3次,合并水提液,濃縮,過濾,減壓濃縮至含生藥量10~20g/mL的水提浸膏;
(2)取步驟(1)得到的水提浸膏,溶于水中,加入乙醇使其體積濃度為80~85%,靜置,沉淀,過濾得上清濾液和沉淀,沉淀即為粗多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中醫藥大學,未經南京中醫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0955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