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調墩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08833.1 | 申請日: | 2016-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447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8 |
| 發明(設計)人: | 夏志亭;屈振江;陳天 | 申請(專利權)人: | 招商局重工(江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C5/02 | 分類號: | B63C5/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盧海洋 |
| 地址: | 226116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重工制造業的部件支撐裝置,具體是一種可調墩。
背景技術
在重工制造業,特別是船舶制造業,船塢/船臺建造墩在船舶制造過程中被廣泛應用。建造墩用于在船舶合攏階段支撐船舶分段,通過調節建造墩高度來滿足合攏施焊條件,使相鄰分段得以精確對位。
以往的船舶建造墩主要由鐵墩或水泥墩與木楔塊組合而成。一般地,一條船或海洋平臺需要鋪設數百個建造墩。這種建造墩主要靠調整木楔松緊來調節高度,調整松緊主要依靠人工用錘子等工具敲擊木楔來完成,調節工作花費工時較多,且敲擊力度難以控制,導致微調墩高不精確,每個建造墩實際承受載荷差值較大,最終導致分段支撐受力不均勻。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可調墩,可以進行高度微調、操作簡便省力,工作效率高。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可調墩,包括兩個直角梯臺形側活絡單元和至少一個楔形中間活絡單元,所述兩個直角梯臺形側活絡單元的斜面分別和與其相鄰的楔形中間活絡單元的楔面接觸配合,楔形中間活絡單元之間通過各自的楔面接觸配合,所述直角梯臺形側活絡單元和楔形中間活絡單元上設有調節孔并通過螺柱串聯,所述螺柱兩端設置螺母和與螺母配合的螺紋。
進一步的,所述螺柱兩端的螺紋長度大于其伸出兩個直角梯臺形側活絡單元的長度。具體長度根據可調墩設計調節高度范圍確定。
進一步的,所述兩個直角梯臺形側活絡單元的外側設置墊板,所述螺柱穿過該墊板。
進一步的,所述直角梯臺形側活絡單元由一塊斜板、一塊底板、左右兩塊側板、前后兩塊外筋板和位于外筋板之間的兩塊內筋板構成,所述楔形中間活絡單元由一塊底板、左右兩塊斜板、前后兩塊外筋板和位于外筋板之間的兩塊內筋板構成。
優選的,所述楔形中間活絡單元中,斜板與底板之間的焊接不開坡口,外筋板與斜板、底板的焊接均采用開外坡口單面焊接,內筋板與斜板之間采用無坡口角焊,內筋板與底板之間采用塞焊形式。
優選的,所述直角梯臺形側活絡單元中,側板與斜板間的焊接利用自然坡口,底板與側板的焊接需開設45°外坡口,外筋板與斜板、底板、側板的焊接均采用開外坡口單面焊接,內筋板與斜板、側板之間采用雙面角焊,內筋板與底板之間采用塞焊形式。
優選的,所述直角梯臺形側活絡單元的斜板、側板以及楔形中間活絡單元的左右兩塊斜板上均設有腰形通孔作為調節孔,
優選的,所述楔形中間活絡單元斜板和直角梯臺形側活絡單元斜板上的腰形通孔在直角梯臺形側活絡單元側板的投影尺寸與該側板上的腰形通孔尺寸一致。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該可調墩安全可靠,可進行高度微調、操作簡便省力,工作效率高,還可以和其他支撐墩結合使用,組合靈活,以達到發揮可調墩微調能力強、載荷能力強、操作簡便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的正視圖;
圖3是圖2的側視圖;
圖4是本發明楔形中間活絡單元的結構示意圖及局部放大圖;
圖5是圖4的俯視圖;
圖6是圖4的側視圖;
圖7是本發明直角梯臺形側活絡單元的結構示意圖及局部放大圖;
圖8是圖7的仰視圖;
圖9是圖7的右視圖;
圖10是圖7的左視圖;
圖11是具有三個楔形中間活絡單元的可調墩結構示意圖;
圖12是可調墩與其他工裝組合使用的結構示意圖;
圖13是圖11的側視圖;
其中,1、楔形中間活絡單元,2、直角梯臺形側活絡單元,3、墊板,4、螺柱,5、螺母,6、底板a,7、斜板a,8、外筋板a,9、內筋板a,10、底板b,11、斜板b,12、第一側板,13、第二側板,14、外筋板b,15、內筋板b,16、腰形通孔a,17、第一腰形通孔,18、第二腰形通孔,19、墊板圓形通孔,20、塞焊孔,21、鐵墩,22、柳桉墊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的作進一步詳述,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的限定。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招商局重工(江蘇)有限公司,未經招商局重工(江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0883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深海纜控潛水器水下脫離系統
- 下一篇:安全快捷抗洪救災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