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使得幼苗具有深淺根層的水稻育種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08736.2 | 申請日: | 2016-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603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15 |
| 發明(設計)人: | 嚴明;馮芳君;梅捍衛;吳金紅;范佩清;李亞男;吳楚盈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 |
| 主分類號: | A01H1/02 | 分類號: | A01H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曹莉 |
| 地址: | 201106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使得 幼苗 具有 深淺 水稻 育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作物遺傳育種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水稻品種選育方法,具體涉 及一種使得幼苗具有深淺根層的水稻育種方法。
背景技術
亞洲栽培水稻(OryzasativaL.)的人工栽培已有悠久歷史,在刀耕火種的 早期階段,直播是主要的栽種方式,隨著栽培技術和耕作制度的進步,在灌溉稻 田中采用苗床育秧和大田移栽的方法,成為我國和亞洲水稻生產國的主要栽培方 式。移栽水稻有利于大田中的多熟制水稻、水稻與其他作物的茬口安排,充分利 用光熱資源,同時有利于秧苗期管理和雜草控制。但移栽水稻需要更高的累積降 雨量或者灌溉條件完成泡水大田的耕整,人工拔秧和移栽需要大量人工,也是重 體力勞動。水稻機械化移栽和其他輕簡移栽技術,可以降低勞動力需求,但水田 耕整和移栽的需水量難以降低。水稻旱直播,尤其是機械化旱直播技術,正在迅 速擴大推廣應用面積。機械化旱直播旱管技術可能是一項資源、成本節約最大化 的水稻生產方式。
由于現有的絕大部分水稻品種或者雜交組合都是在水田移栽的栽培技術體 系中選育出來的,這些品種很少具有中胚軸延長特性(Ju,L.,S.Q.Tang,H.U. Pei-Song,A.Louis,G.A.Jiaoetal.,2007AnalysisonFactorsAffectingSeedling EstablishmentinRice.RiceScience14:27-32;Wu,J.,F.Feng,X.Lian,X.Teng,H. Weietal.,2015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y(GWAS)ofmesocotylelongation basedonre-sequencingapproachinrice.BmcPlantBiology15:1-10.)、耐直播能 力和幼苗根系分層特征,應用于旱直播水稻生產方式時,通氣土壤適應性、耐干 旱、耐直播能力等相關特性有待優化。已有研究表明,直播水稻早出苗、成苗整 齊、早期長勢旺盛,也就是幼苗活力強,可以提升水稻幼苗與雜草的競爭力,提 高直播水稻的產量水平。
水稻種子萌發后,中胚軸和胚芽鞘是向地面生長、伸長的組織器官,胚芽鞘 頂出土面后葉片展開,完成正常出苗,否則出苗失敗。研究還發現在淹水條件下 主要依賴胚芽鞘伸長,而在通氣土壤中胚芽鞘伸長比淹水時更明顯,對出苗貢獻 更大。水稻幼苗在黑暗條件下的中胚軸最終長度,即水稻的中胚軸延長特性,在 不同品種間有很大差異,其中中胚軸長度超過1cm的品種數量占總數的比例很 低,大部分現代半矮桿育成品種的中胚軸幾乎都不能延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未經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0873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細線雙結式紅皮線椒自交技術
- 下一篇:一種無土有機栽培地下槽及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