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去除水體中藻類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07607.1 | 申請日: | 2016-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455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振宇;盛艷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振宇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50 | 分類號: | C02F1/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16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去除 水體 藻類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去除水體中藻類的方法,屬于水體治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水體處于富營養化水平,重富營養和超富營養化嚴重,從而導致了藻類水華現象頻繁發生。藻類的危害表現主要為水中藻類的過度生長,使水體顏色發生改變,景觀功能喪失;大量的藻類覆于水面,阻斷水體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導致水體嚴重缺氧,同時藻類死亡分解的過程消耗水中溶解氧,使魚類等窒息死亡,嚴重破壞水體的生態功能;藻類生長過程中釋放的土臭素和2-甲基異茨醇等物質引起自來水異味,嚴重影響自來水的口感,同時藻類釋放的藻毒素無法通過常規的水處理技術去除,而藻毒素可能誘發癌癥,對使用者的健康危害極大;自來水廠原水中的藻類會堵塞濾池,造成水廠濾池反沖洗頻率升高,從而提升制水成本,少量穿透濾池的藻類會影響供水水質。
目前去除水體中藍藻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修復法,物理法是以電能轉化為化學能,改變進入水體或水體物質的分子結構和性質,達到殺傷、殺滅藻類及分解、吸附水體中雜質,達到凈化水系的目的。優點是不破壞水體、無殘留,但物理殺傷是等量關系,殺傷生命體越大,耗量越多,殺傷越多所耗能量越多,水質雜質越多,耗能越多。另外包括機械法或人工打撈水藻以及采取挖泥的方法,前者只能作為簡易的輔助手段,根本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效果甚微。化學法主要是采用各種化學除藻劑,這些除藻劑的化學成分均為易溶性的銅化合物,或者螯合銅類物質,對魚類水草等水族生物產生一定程度的傷害甚至導致死亡,并且有致癌作用,還會產生其他的一些不可預測的不良后遺癥。生物修復除藻劑是針對處理富營養化水體的十幾種活性微生物和相應的酶,是一種全天然的純生物制劑,對水體中的水生生物以及人類等不產生任何危害及副作用,產品一旦投入水體,產品中的微生物迅速活化與水中的藻類競爭營養源,從而使藻類缺乏營養死亡,沉入水底,越來越多的微生物繼續降解死亡的藻類,直至消滅,使水體變清。但生物法特別是生態修復的方法對于小范圍、固定區域內藻華的防治是重要的方法,但見效慢、成本高,較難普遍適用于大面積、突發性藻華的治理。粘土除藻只是將藍藻吸附后沉降到水底,降到水底的藻類還是活著的,依舊會存活并在一定時期內大量繁殖;其次,降到水底的藻類處于缺氧狀態,如果腐爛后,會釋放出硫化氫氣體及藻毒素,而藻毒素是無法分解的,在水體中擴散后會導致底棲生物和孢子生物被悶死滅亡,嚴重的造成底泥缺氧,造成二次污染和生物死亡甚至放出有害氣體,進一步破壞水體生物鏈。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目前方法去除藍藻只是將藍藻吸附后沉降到水底,降到水底的藻類依舊會存活并在一定時期內大量繁殖,且藻類腐爛后,導致底棲生物和孢子生物被悶死滅亡和水體二次污染的弊端,提供了一種通過在藻污染水體中加入五氧化二釩進行預氧化處理,然后加入碳酸鈣粉末和鹽酸,產生大量的CO2和熱,促使藻類的細胞壁打開,再添加過氧化鈣,產生大量的氧氣促使藻類的死亡,生成的氫氧化鈣用于調節水體pH值,將藻類沉降至水中,再通過加入聚乙烯胺制得的顆粒,促使藻類失去活性、徹底死亡,最后加入漂白粉對水體進行殺菌消毒的處理方法。本發明處理方法見效快,對藻類去除率高,對水體無二次污染。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術方案是:
(1)取五氧化二釩投入至藻污染水體中,加入量為5~7mg/L,然后啟動攪拌器,設置攪拌器轉速為300~500r/min,攪拌使其充分混合均勻,預氧化處理3~5h,待預氧化后,降低轉速為80r/min,攪拌10~20min;
(2)待上述攪拌完后,取碳酸鈣,將其置于碾磨機中碾磨1~2h,過篩得80~100目的碳酸鈣粉末,將碳酸鈣粉末均勻撒入藻污染水體中,撒入量為3~5mg/L,設置攪拌器轉速為300~400r/min,攪拌反應3~4h;
(3)待其攪拌反應完成后,按鹽酸與藻污染水體體積比1:1000,將質量分數為30~35%的鹽酸投入藻污染水體中,在160r/min下攪拌反應1~2h,待反應后,再按過氧化鈣與藻污染水體質量比2:3000,將過氧化鈣投入藻污染水體中,攪拌使其充分溶解,反應2~3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振宇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振宇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0760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含有高濃度氯化鈉和/或氯化鉀水溶液的除鹽方法
- 下一篇:一種智能凈水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