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三維可視化切片顯示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06331.5 | 申請日: | 2016-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7727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1 |
| 發明(設計)人: | 高銳;邱焓;王璟瑞;劉其鑫;鄒永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真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14 | 分類號: | G06F3/14 |
| 代理公司: | 重慶中之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張景根 |
| 地址: | 401332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維 可視化 切片 顯示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三維可視化切片顯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加載三維圖像數據,獲得數據大小,在三維圖像數據顯示的x、y、z方向上,獲得每個方向上的最大最小值,根據最大最小值建立三維圖像數據的外接立方體,三維圖像數據顯示在三維數據顯示框內;(2)獲取各坐標軸方向的切片方位信息,初始狀態下,切片方位為其所在坐標軸方向的中心位置,移動鼠標時,實時獲取切片方位信息,并將其值傳遞到下一步驟;(3)在切片位置所在面的兩側繪制矩形區域,矩形區域位于外接立方體與三維數據顯示框之間,將矩形區域渲染到幀緩存對象中;(4)進行切片顯示。本發明進行三維數據切割后,仍然可以獲得全面的切片方位信息,使得切片操作簡便、清晰。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無損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三維可視化切片顯示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在船舶、航天、兵器、化工、煤炭、鐵道等行業先后開展了無損檢測技術,應用此技術,可以在大型、精良的工業器件不被拆解的情況下,觀察器件的內部信息,查看內部缺陷,提高器件的檢測質量,更大程度地減少次品流入市場。隨著無損檢測技術的不斷深入,大型重要器件的質量也得到了不斷提高,提高我國工業技術的同時也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
工業CT是無損檢測技術的一種,它是在對檢測物體無損傷的條件下,以二維斷層圖像或三維立體圖像的形式,清晰、準確、直觀地展示被測物體內部的結構、組成、材質及缺損情況。在三維可視化中,切片顯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缺陷顯示功能,操作人員可以根據切片顯示,找出缺陷,同時根據三維立體圖像上的切片位置信息,進一步確定缺陷方位,從而達到更為精確地缺陷識別。
從最新GLSL(OpenGL渲染語言)實現上看,三維圖像數據可以通過射線追蹤算法實現立體顯示,二維圖形顯示技術已經從傳統的管道渲染升級為可編程管道渲染,在提高渲染效率的同時,也提高了圖像顯示質量。
傳統切片顯示技術依賴于數據圖像顯示,會出現閃屏現象;在對數據進行切割后,切片顯示區域會隨著變化,無法有效的顯示切片位置信息。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三維可視化切片顯示方法,用于解決傳統切片顯示技術會出現閃屏現象,無法有效顯示切片位置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三維可視化切片顯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加載三維圖像數據,獲得該數據整塊區域的坐標信息,在三維圖像數據顯示的x、y、z方向上,獲得每個方向上的最大最小值,根據最大最小值建立三維圖像數據的外接立方體,三維圖像數據顯示在三維數據顯示框內;
(2)獲取各坐標軸方向的切片方位信息,初始狀態下,切片方位為其所在坐標軸方向的中心位置,移動鼠標時,實時獲取切片方位信息,并將其值傳遞到下一步驟;
(3)在切片位置所在面的兩側繪制矩形區域,矩形區域位于外接立方體與三維數據顯示框之間,同時將矩形區域渲染到幀緩存對象中;
(4)對三維圖像數據進行切割,進行切片顯示。
所述步驟(1)中,最大最小值的獲取遵循各個方向的等比例縮放原則,首先在獲取圖片數據時得到圖片的長寬像素信息(length,width),其次將加載圖片的數量設為高度信息,即Z方向信息(height),最后將length與width等比例縮小到-1到1的區間上,height值按上述比例值進行縮放,從而得到Z方向的最大最小值。
旋轉三維圖像數據時,外接立方體會隨著旋轉,步驟(3)繪制的部分矩形區域會被遮擋,因此需要判斷是否采用遮擋繪制,判斷過程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真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大學,未經重慶真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0633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瀏覽器音量調節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即時數據的儲存方法及儲存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