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SVM技術的離散前向神經網絡分類器的優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05936.2 | 申請日: | 2016-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783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15 |
| 發明(設計)人: | 鐘水明;楊萍;彭路;羅波;孫昊;陸曉翔;顧菁卿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62 | 分類號: | G06K9/62;G06N3/08 |
| 代理公司: | 江蘇愛信律師事務所 32241 | 代理人: | 唐小紅 |
| 地址: | 210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svm 技術 離散 神經網絡 分類 優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人工智能中的機器學習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SVM技術的離散前向 神經網絡分類器的優化方法。
背景技術
離散前向神經網絡(BFNN)是一種最早提出也是最廣泛應用的離散前向人工神經 網絡模型,采用的是有監督學習機制。雖然說離散問題可視為連續問題的特例,可用BP學習 算法之類的來解決問題,但是BFNN還是存在一些明顯的優勢:一方面,它更適合處理一些本 質為離散且連續技術不適用的問題,如信號處理、邏輯運算、模式分類等;另一方面,更有利 于利用VLSI技術進行其硬件實現。
然而,到目前為止,離散前向神經網絡學習算法還不夠完善。主流的學習算法研究 大致可以分為兩塊:一個是自適應學習算法,另一個是幾何構造算法。前者通常由感知機學 習規則擴展而來,后者是基于輸入模式的幾何分布特性,通過構造分類超平面系來獲得網 絡參數。但無論是自適應學習算法還是幾何構造算法,在學習效果很學習效率方面都很難 應用到工程當中去。目前,比較有效的學習算法當屬基于敏感性的自適應學習算法 (SBALR),該算法是針對BFNN提出來的權參數自適應學習算法。該算法設計主要遵循三條基 本學習原則:“最小擾動原則”、“有利原則”以及“任務分攤原則”,在次基礎上設計了三條學 習規則,其中最為重要的學習規則是權參數自適應調節規則,具體可參照鐘水明教授在 IEEE上發表的基于敏感性的二值前向神經網絡的自適應學習算法。
支持向量機(SVM)是在統計學習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一代學習算法,該算法在理 論基礎上有較強的優勢,它能夠保證找到的極值解就是全局最優解而并非是局部最小值, 這就保證了SVM算法對未知樣本有較好的泛化能力,正因為這些優勢,SVM在文本分類、圖像 分類、生物信息學等眾多領域獲得較好的應用。
SVM在解決線性可分問題的時候能夠確立一個最有超平面,來提升分類器的泛化 性能。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大部分問題都是線性不可分的。在面對非線性可分問題時,SVM的 性能很大程度上還是依賴于核函數的選擇,并沒有一個通用的方案,從而使得SVM在工程應 用中受到阻礙。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離散前向神經網絡(BFNN)具有明顯的結構優勢,但現有學習算法還難 以獲得令人滿意的泛化性能這一現實問題,借助SVM解決線性可分問題的技術優勢,用SVM 技術來優化訓練后的BFNN,能夠極大地改善分類器的泛化性能,從而進一步促進BFNN在模 式識別以及電子通信領域更加廣泛的應用。
技術方案:在現有的BFNN神經網絡學習泛化能力還不理想的情況下,訓練樣本數 據,分解神經元數集,再重新組織更完善更契合的映射關系,通過SVM技術找到更優的權參 數,并且能夠通過SVM技術改善BFNN神經網絡泛化性能,從而獲得更優的學習性能。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步驟1),對給定樣本集S進行訓練,建立映射關系,確立一個BFNN分類器。具體可描 述為先隨機初始化一個離散前向神經網絡,根據基于敏感性的自適應學習算法(SBALR)訓 練給定樣本S從而得到一個BFNN分類器;
步驟2),讀取已獲得的BFNN分類器的網絡信息,包括網絡所含層數L,每層所含神 經元個數nl,其中,表示l網絡的層數序號,選擇一個樣本Xi(一般從給定樣本集S的第一個開 始);
步驟3),判斷樣本序號是否在給定樣本集S中,如果在,則讀取樣本Xi,否則,則跳 出步驟3);
步驟4),對已訓練好的BFNN分類器的網絡層數進行編號,并定位網絡的層號l(一 般從網絡第1層);
步驟5),判斷網絡層號是否屬于該網絡所含層數,如果是,則對于定位到的第l層, 對該層的神經元進行編號,并且具體定位到第l層的第j個神經元(j一般從該層第1個神經 元開始),否則,則網絡中所有神經元在該樣本Xi下均已計算完畢,此時,需要下一個樣本的 讀入,跳到步驟4);
步驟6),判斷一個神經元的編號j是否屬于原網絡該層的神經元個數;如果是,則計算出該神經元在樣本輸入下對應的輸出,形成的新的集合;否則,則說明該層神經元對應的輸入輸出集均已計算完畢,則進入下一層神經元進行同樣的計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未經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0593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拋物鏡安裝裝置
- 下一篇:非金屬水箱電熱鍋爐旁熱式直通光波電熱管安裝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