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腳氣的中藥濕巾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05923.5 | 申請日: | 2016-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977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0 |
| 發明(設計)人: | 趙雙雙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多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4 | 分類號: | A61K36/904;A61K9/70;A47K10/16;A61P17/00;A61P3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1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腳氣 中藥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治療腳氣的中藥濕巾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腳氣是一種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臨床表現為腳趾間起水皰、脫皮或皮膚發白濕軟,也可出現糜爛或皮膚增厚、粗糙、開裂,并可蔓延至足跖及邊緣,劇癢??砂榫植炕?、紅腫、疼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窩組織炎等繼發感染。冬季病情多好轉,主要表現為皮膚開裂。
目前治療腳氣主要為西醫方面的應用,西醫治療腳氣有療效快的特點,但通常治標不治本,一旦停藥,癥狀極易反復。中藥治療腳氣具有標本兼治的特點,正逐漸被廣大患者接受,但中藥種類繁多,各種藥物成分復雜,而且使用、攜帶極其不便,非常不適合經常出差在外人士使用。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腳氣治療手段不足的現狀,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腳氣的中藥濕巾。本發明的中藥濕巾具有殺菌消炎,清熱燥濕,解毒止癢等功效,而且使用攜帶非常方便,十分適合常年在外的腳氣患者使用。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中藥濕巾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治療腳氣的中藥濕巾,由下列原料藥制備而成,均為重量份:松葉15-30,百部6-12,馬耳草10-30,紫珠葉8-16,白及15-25,魚腥草5-15,冬凌草10-16,白鮮皮10-18,甘草12-18,仙鶴草14-28和兒茶15-30。
上述治療腳氣的中藥濕巾中,優選的方案為,由下列原料藥制備而成,均為重量份:松葉18-27,百部8-10,馬耳草15-25,紫珠葉10-14,白及18-22,魚腥草8-12,冬凌草12-14,白鮮皮12-16,甘草14-16,仙鶴草18-24和兒茶18-26。
上述治療腳氣的中藥濕巾中,更加優選的方案為,由下列原料藥制備而成,均為重量份:松葉22,百部9,馬耳草20,紫珠葉12,白及20,魚腥草10,冬凌草13,白鮮皮14,甘草15,仙鶴草22和兒茶22。
上述的中藥濕巾中,制備步驟如下:
A、將松葉,百部,馬耳草,紫珠葉,白及,魚腥草,冬凌草,白鮮皮,甘草,仙鶴草和兒茶除雜洗凈,一起浸泡在非鐵質容器內加水至沒過全部原料藥,加水量為原料藥質量的10-20倍,浸泡時間為50-90分鐘,然后武火煮開至沸騰,轉文火20-40分鐘,得藥液,經100-140目濾網過濾,得過濾液;
B、將消毒無紡布置于步驟A所得過濾液中,浸漬,得成品濕巾。
上述中藥濕巾的制備方法中,優選的是,步驟A中浸泡時間為60-80分鐘(更加優選70分鐘)。
上述中藥濕巾的制備方法中,優選的是,步驟A中武火煮開至沸騰,轉文火煎25-35分鐘(更加優選30分鐘)后濾出藥液。
上述中藥濕巾的制備方法中,優選的是,所述濕巾的規格為20cm×18cm。
為使本發明達到最佳治療效果,用熱水浸泡雙腳5-10分鐘,擦干后用本發明的中藥濕巾擦拭,每日1次,單腳1-2片。
下面對各原料藥的藥理功效進行說明。
松葉:又稱豬鬃松葉、松毛、山松須、松針等,為松科松屬的針葉。味苦、溫,無毒。歸心、脾經。具有祛風燥濕、殺蟲止癢、活血安神的功效,用于失眠癥、風濕痿痹、浮腫、濕瘡等癥。《名醫別錄》注:主風濕瘡,生毛發,安五臟。
百部:別名百條根、百部草、鬧虱藥、藥虱藥等。味甘、苦,微溫。歸肺經。具有潤肺下氣止咳、殺蟲滅虱的功效,用于新久咳嗽、肺癆咳嗽、頓咳;外用于頭虱、體虱、蟯蟲病、陰癢。
馬耳草:別名竹菜、竹仔菜、竹竹菜、竹葉菜、火柴頭、千日曬、大號日頭舅、大葉蘭花竹仔草、粉節草、大葉蘭花草、竹節花。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用于熱病發熱、煩渴、咽喉腫痛、熱痢、熱淋、痔瘡、疔瘡癰腫、蛇蟲咬傷等。
紫珠葉:別名大風葉、白狗腸、大葉紫珠等。味苦、澀,性涼。歸肝、肺、胃經。有涼血收斂止血、散瘀解毒消腫的功效,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熱毒瘡瘍、水火燙傷等。
白及:別名白根、地螺絲、羊角七。味苦、甘、澀,微寒。歸肺、肝、胃經。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用于咯血、吐血、外傷出血、瘡瘍腫毒、皮膚皸裂等?!侗窘洝纷ⅲ褐靼b腫惡瘡,敗疽,傷陰死肌,胃中邪氣賊風鬼擊,痱緩不收。
魚腥草:別名臭菜、側耳根、臭根草、臭靈丹等。味辛,微寒。歸肺經。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熱痢、熱淋、癰腫瘡毒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多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濟南多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0592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中藥護胃膠囊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消炎止咳制劑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