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土豆粉生產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02431.0 | 申請日: | 2016-0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3970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忠;鞏發永;李靜;臧海波;肖詩明;華勁松;戴紅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昌學院 |
| 主分類號: | A23P10/00 | 分類號: | A23P10/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點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1232 | 代理人: | 李玉興 |
| 地址: | 615013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土豆 生產線 | ||
1.一種土豆粉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設置的清洗裝置(1)、去皮裝置(2)、切片裝置、熟化裝置(4)、冷卻裝置(5)、制泥裝置、微波干燥裝置(7);
所述清洗裝置(1)包括輸送帶A(101)、被動滾筒A(102)、驅動滾筒A(103)、驅動電機A(104)、一次清洗槽A(105)、二次清洗槽A(106),所述被動滾筒A(102)、驅動滾筒A(103)將輸送帶A(101)繃緊,驅動電機A(104)用于使驅動滾筒A(103)轉動,所述一次清洗槽A(105)、二次清洗槽A(106)依次沿輸送帶A(101)的運行方向設置,所述輸送帶A(101)為網狀結構,所述一次清洗槽A(105)包括第一水槽A(1051),所述第一水槽A(1051)位于上層的輸送帶A(101)與下層的輸送帶A(101)之間,第一水槽A(1051)內設置有多根互相平行設置的第一下噴管A(1052),所述第一下噴管A(1052)上間隔設置有多個第一下噴嘴A(1053),所述第一下噴嘴A(1053)朝向上層的輸送帶A(101),所述第一水槽A(1051)的上方設置有多個第一上噴管A(1054),所述第一上噴管A(1054)上間隔設置有多個第一上噴嘴A(1055),所述第一上噴嘴A(1055)朝向上層的輸送帶A(101),第一水槽A(1051)的底部連接有與其連通的第一排污管A(1056);所述二次清洗槽A(106)包括第二水槽A(1061),所述第二水槽A(1061)位于上層的輸送帶A(101)與下層的輸送帶A(101)之間,第二水槽A(1061)內設置有多根互相平行設置的第二下噴管A(1062),所述第二下噴管A(1062)上間隔設置有多個第二下噴嘴A(1063),所述第二下噴嘴A(1063)朝向上層的輸送帶A(101),所述第二水槽A(1061)的上方設置有多個第二上噴管A(1064),所述第二上噴管A(1064)上間隔設置有多個第二上噴嘴A(1065),所述第二上噴嘴A(1065)朝向上層的輸送帶A(101),第二上噴管A(1064)、第二下噴管A(1062)均與高壓水管連通,第二水槽A(1061)的底部連接有與其連通的第二排污管A(1066),所述第二排污管A(1066)末端連接有水池A(1067),所述水池A(1067)上設置有入水口A與出水口A,所述入水口A與第二排污管A(1066)末端連通,所述出水口A上連接有引水管A(1068),所述引水管A(1068)上設置有水泵A(1069),引水管A(1068)的末端分別與第一上噴管A(1054)、第一下噴管A(1052)連通;
所述去皮裝置(2)包括密閉的外筒體B(201)、驅動電機B(202),所述外筒體B(201)內設置有轉盤B(203),所述轉盤B(203)的外徑與外筒體B(201)的內徑相匹配,所述轉盤B(203)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固定有轉軸B(204),轉軸B(204)下端延伸至外筒體B(201)外,驅動電機B(202)的輸出軸與轉軸B(204)的下端相連,所述轉盤B(203)的上表面為波浪形,轉盤B(203)將外筒體B(201)的內部分為去皮空腔B(2011)與儲水空腔B(2012),所述去皮空腔B(2011)內設置有噴水頭B(205),所述噴水頭B(205)位于轉盤B(203)上方且朝向轉盤B(203),所述噴水頭B(205)上連接有引流管B(206),引流管B(206)上設置有截止閥B(207),所述引流管B(206)與高壓水管相連,所述外筒體B(201)的筒壁上設置有出料口B(208),所述出料口B(208)位于轉盤B(203)所在水平面之上,所述去皮空腔B(2011)內設置有環形套筒B(209),所述環形套筒B(209)的外徑與外筒體B(201)的內徑相匹配,環形套筒B(209)的內壁表面為研磨面,環形套筒B(209)的上端設置有升降裝置B(210),當環形套筒B(209)的下端靠進轉盤B(203)時,環形套筒B(209)將出料口B(208)擋住,當環形套筒B(209)向上移動至最高點時,出料口B(208)與去皮空腔B(2011)連通,所述轉盤B(203)上設置有多個過水孔B(211),所述過水孔B(211)將去皮空腔B(2011)與儲水空腔B(2012)連通,所述外筒體B(201)的底部設置有排水口B(212),排水口B(212)上連接有第一排污管B(213),第一排污管B(213)上設置有第一導通閥B(214),第一排污管B(213)的末端連接有密閉的過渡水箱B(215),所述過渡水箱B(215)的底部連接有與之連通的第二排污管B(216),所述第二排污管B(216)上設置有第二導通閥B(217),所述外筒體B(201)上方設置有過渡筒體B(218),所述過渡筒體B(218)的下端與外筒體B(201)的上端密封連接且在過渡筒體B(218)的下端設置有第一控制閥B(219),過渡筒體B(218)的上端設置有第二控制閥B(220);
所述切片裝置包括密閉的殼體C(301),所述殼體C(301)內設置有水平壓板C(302)、伸縮氣缸C(303)、多個條形刀片C(304)組成的刀陣C(305)、多塊擋料板C(306),所述伸縮氣缸C(303)固定在殼體C(301)的頂部,伸縮氣缸C(303)的推拉桿C(307)朝下,所述水平壓板C(302)固定在推拉桿C(307)的末端,多個條形刀片C(304)互相平行設置且位于水平壓板C(302)正下方,多個條形刀片C(304)的刀刃均處于同一水平面且朝向水平壓板C(302),多塊擋料板C(306)設置在刀陣C(305)的四周,所述刀陣C(305)的橫截面大小與水平壓板C(302)的橫截面大小相同,所述殼體C(301)上連接有導料管C(308),所述導料管C(308)的一端與出料口B(208)密封連接,另一端穿過殼體C(301)延伸至擋料板C(306)的上邊緣,所述水平壓板C(302)上固定有擋板C(309),當水平壓板C(302)向下移動至水平壓板C(302)的下表面與條形刀片C(304)的刀刃相接觸時,所述擋板C(309)位于導料管C(308)的出料口處且將其堵住,當水平壓板C(302)向上移動至最高點時,所述擋板C(309)位于導料管C(308)的出料口上方,所述導料管C(308)上設置有截止閥C(310),所述殼體C(301)底部設置有出料口C(311),所述出料口C(311)位于刀陣C(305)正下方;
所述熟化裝置(4)包括蒸汽發生器D(401)、內筒體D(402)與外筒體D(403),所述內筒體D(402)設置在外筒體D(403)內,所述外筒體D(403)與內筒體D(402)之間形成一個密閉的夾層空間D(404),所述內筒體D(402)的筒壁上設置有蒸汽通孔D(405),蒸汽發生器D(401)與夾層空間D(404)通過蒸汽管D連通,所述內筒體D(402)的上端設置有第一截止閥D(406),內筒體D(402)的下端設置有第二截止閥D(407),所述內筒體D(402)的上端連接有過渡筒體D(408),所述過渡筒體D(408)的上端連接有料斗D(409),所述料斗D(409)的出料口設置有第三截止閥D(410),所述料斗D(409)的進料口與出料口C(311)密封連接;
所述冷卻裝置(5)包括密閉的真空箱體E(501),所述真空箱體E(501)上連接有真空泵E(502),所述真空箱體E(501)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E(503),所述出料口E(503)上密封連接有第一過渡筒體E(504),所述第一過渡筒體E(504)的上端設置有第一截止閥E(505),所述第一過渡筒體E(504)的下端設置有第二截止閥E(506),所述真空箱體E(501)上方設置有第二過渡筒體E(507),所述第二過渡筒體E(507)的下端與真空箱體E(501)密封連接且與真空箱體E(501)內部連通,所述第二過渡筒體E(507)的下端設置有第三截止閥E(508),所述第二過渡筒體E(507)的上端與內筒體D(402)的下端密封連接;
所述制泥裝置包括密閉的柱狀殼體F(601),所述柱狀殼體F(601)內設置有旋轉軸F(602),旋轉軸F(602)的一端延伸至柱狀殼體F(601)外且該端連接有用于驅動旋轉軸F(602)轉動的驅動電機F(603),所述旋轉軸F(602)的軸心線與柱狀殼體F(601)的中心軸線重合,所述旋轉軸F(602)上設置有螺旋式推料板F(604),所述螺旋式推料板F(604)與旋轉軸F(602)的表面、柱狀殼體F(601)的內表面共同圍成一個螺旋式通道F(605),所述柱狀殼體F(601)上開有進料口F(606)與出料口F(607),所述進料口F(606)與螺旋式通道F(605)的一端連通,所述進料口F(606)與第二過渡筒體E(507)的下端密封連接,出料口F(607)與螺旋式通道F(5)的另一端連通,所述出料口F(607)上連接有出料管F(610),所述出料管F(610)的末端延伸至柱狀殼體F(601)外,所述出料管F(610)的末端設置有截止閥F(611);所述出料口F(607)處設置有制泥結構F(608),所述制泥結構F(608)包括固定在旋轉軸F(602)末端的錐臺F(6081),所述錐臺F(6081)套設在旋轉軸F(602)上,所述錐臺F(6081)的小徑端外徑與旋轉軸F(602)的外徑大小相同且錐臺F(6081)的小徑端朝向螺旋式通道F(605),所述錐臺F(6081)的大徑端外徑小于柱狀殼體F(601)的內徑0.5-1mm,所述螺旋式通道F(605)內設置有預切割裝置F(609),所述預切割裝置F(609)包括固定邊框F(6091),所述固定邊框F(6091)的固定在螺旋式推料板F(604)上,固定邊框F(6091)內設置多個刀片組成的網格狀刀陣F(6092);
所述微波干燥裝置(7)包括密閉的箱體G(701),所述箱體G(701)內設置有微波發射器G(702)、微波接收器G(703)、加熱筒體G(704),所述加熱筒體G(704)的上端密封連接有過渡筒體G(705),所述過渡筒體G(705)的上端延伸至箱體G(701)外且與出料管F(610)的末端密封連接,所述過渡筒體G(705)的下端設置有第一截止閥G(706),所述加熱筒體G(704)的下端延伸至箱體G外且在加熱筒體G(704)的下端設置有第二截止閥G(707),所述微波發射器G(702)、微波接收器G(703)分別設置在加熱筒體G(704)的兩側;
所述水池A(1067)內設置有多個濾網A(107),多個濾網A(107)依次設置在入水口A與出水口A之間;所述輸送帶A(101)上方設置有料斗A(108),料斗A(108)的出料口朝向輸送帶A(101),料斗A(108)位于一次清洗槽A(105)的外側;所述二次清洗槽A(106)的外側設置有接料槽A(109),過渡筒體B(218)的上端與接料槽A(109)的下端密封連接,所述接料槽A(109)上連接有導料槽A(110),所述導料槽A(110)的一端與接料槽A(109)相連,另一端延伸至被動滾筒A(102)的外側且與輸送帶A(101)相接觸;
所述水平壓板C(302)的下表面設置有一層緩沖膠墊C(312);
所述錐臺F(6081)的外表面設置有多個刮板F(6082),所述刮板F(6082)與錐臺F(6081)的母線之間的夾角為30-60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昌學院,未經西昌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0243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食品冷成型自動加工裝置及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種水產飼料的擠壓膨化加工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