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口舌生瘡及口腔潰瘍的丸劑藥物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02357.2 | 申請日: | 2016-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564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06 |
| 發明(設計)人: | 夏瑜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市飛龍水處理技術研究所青白江第一分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6/756 | 分類號: | A61K36/756;A61K9/20;A61P1/02;A61K35/413;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3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口舌 口腔潰瘍 丸劑 藥物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口舌生瘡及口腔潰瘍的丸劑藥物,特別是供口舌生瘡及口腔潰瘍患者使用的丸劑藥物及制備方法的領域。
背景技術
口舌生瘡或潰爛、出現局部疼痛的口腔病。部分患者常反復發作,甚至潰瘍久不愈合。多由心脾積熱,外感熱邪,或脾胃濕熱,陰虛陽亢所致。古代文獻中,又稱此病為口破、口疳、口瘍,發生在舌的稱舌瘍。可見于現代醫學的口腔潰瘍。瘡瘍皆屬于火,但有實火與虛火的區別,如因煙酒不節,或多食肥甘厚味,留滯生熱,或外感風熱、濕熱之邪,入里化火,或情志郁結,久而化火,多屬實火;素體陰虛,熱病傷陰,或睡眠不足,長期疲勞而致人身體衰弱。
口腔潰瘍俗稱“口瘡”,是一種常見的發生于口腔黏膜的潰瘍性損傷病癥,多見于唇內側、舌頭、舌腹、頰黏膜、前庭溝、軟腭等部位,這些部位的黏膜缺乏角質化層或角化較差。舌頭潰瘍指發生于舌頭、舌腹部位的口腔潰瘍。口腔潰瘍發作時疼痛劇烈,局部灼痛明顯,嚴重者還會影響飲食、說話,對日常生活造成極大不便;可并發口臭、慢性咽炎、便秘、頭痛、頭暈、惡心、乏力、煩躁、發熱、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癥狀。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種可有效治療口舌生瘡及口腔潰瘍的中藥組方,是我們目前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隨著我國中醫中藥學的不斷發展,在治療口舌生瘡及口腔潰瘍上,人們漸漸意識到了中醫治療上述疾病的優點,且在治療過程中無任何毒副作用和費用低廉等優勢,針對現有西醫治療上述疾病的現狀,本發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治療口舌生瘡及口腔潰瘍的丸劑藥物及制備方法,以解決口舌生瘡及口腔潰瘍患者早日恢復健康的問題。該藥物是以常見的中藥為原料,具有見效快、療效顯著等特點,并可有效治療上述口舌生瘡及口腔潰瘍。
為達到上述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治療口舌生瘡及口腔潰瘍的丸劑藥物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黃芩5~12g、黃柏1.5~12g、大黃5~20g、三七5~15g、赤芍6~12g、細辛1.5~10g、人工牛黃0.6~1.8g、冰片0.25~0.5g。
一種治療口舌生瘡及口腔潰瘍的丸劑藥物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黃芩6~11g、黃柏3~11g、大黃10~17g、三七5~13g、赤芍7~11g、細辛2~9g、人工牛黃0.8~1.6g、冰片0.30~0.45g。
一種治療口舌生瘡及口腔潰瘍的丸劑藥物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黃芩10g、黃柏10g、大黃15g、三七10g、赤芍10g、細辛8g、人工牛黃1.3g、冰片0.4g。
一種治療口舌生瘡及口腔潰瘍的丸劑藥物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制備而成:
A、將上述原料中藥揀去雜質和粉塵后,按照質量份比共研為極細末待用;
B、按照傳統制備中藥水丸的方法,將研磨好的極細末藥物過篩后,放入無菌室中的專用藥器中拌均,繼而制備成水丸(其水丸的粒度為:4.7mm-5.0mm),然后曬干,瓶裝密封備用。
一種治療口舌生瘡及口腔潰瘍的丸劑藥物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為:將制備好的水丸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給藥量5g/次,飯前服,服藥3-7天,病獲痊愈。
本發明組方中的各原料中藥在中國藥典、中國辭典以及中華本草中均有詳細的記載。本發明選用其中最常見的中藥為原料,充分發揮各組分的藥性:
黃連,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療熱病邪入心經之高熱、煩躁、譫妄或熱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濕熱胸痞、泄瀉、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煩失眠、胃熱嘔吐或消谷善饑、肝火目赤腫痛、以及熱毒瘡瘍、疔毒走黃、牙齦腫痛、口舌生瘡、聤耳、陰腫、痔血、濕疹、燙傷等癥;
黃芩,性味: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療肺熱咳嗽、熱病高熱神昏、肝火頭痛、目赤腫痛、濕熱黃疸、瀉痢、熱淋、吐衄血、崩漏、胎熱不安、癰腫疔瘡等癥;
黃柏,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除骨蒸清虛熱之功效,用于治療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辟、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等癥;
大黃,性味:苦、寒,具有瀉熱毒、破積滯、行瘀血之功效,用于治療實熱便秘、譫語發托、食積痞滿、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經閉、癥瘕積聚、時行熱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陽黃、水腫、淋濁、溲亦、癰瘍腫毒、疔瘡、湯火傷等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市飛龍水處理技術研究所青白江第一分所,未經成都市飛龍水處理技術研究所青白江第一分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0235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