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三七轉錄因子基因PnERF1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01934.6 | 申請日: | 2016-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4146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3 |
| 發明(設計)人: | 葛鋒;黃壯嘉;劉迪秋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5/29 | 分類號: | C12N15/29;C12N15/8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錄因子基因 三七皂苷 關鍵酶基因 生物合成 愈傷組織 表達量 單體皂 功能基因組學 植物表達載體 基因核苷酸 三七總皂苷 代謝工程 過量表達 合成途徑 轉錄因子 總皂苷 構建 應用 轉入 調控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三七轉錄因子基因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分子生物學以及基因工程領域,尤其是一種三七皂苷生物合成相關轉錄因子基因
背景技術
三七
三七皂苷(saponins of
三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需生長3-7年方能入藥,故名“三七”。三七對生境要求苛刻,適合種植三七的土地面積有限;同時,三七生長過程中病蟲害嚴重,土壤次生鹽漬化和酸化突出,導致三七種植需要“輪作”。這種生長周期長,土地利用率低下的現狀,制約了三七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近些年,以三七為組分的藥品市場迅速擴大,導致三七藥材需求增長,供需矛盾突出。鑒于人工栽培時間長,化學合成機理和路線不夠清晰等弊端,利用生物工程技術和基因調控的方法來生產三七皂苷逐漸成為研究熱點。
茉莉酸甲酯(MeJA)是植物重要次級代謝信號分子,在植物抗逆自我保護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能夠引起細胞次生代謝物的合成。目前,有關茉莉酸甲酯介導的植物次生代謝合成過程已經從研究重要基因的表達逐步過渡到相關轉錄因子的研究。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控制重要萜類次生代謝物合成的轉錄因子大多能被茉莉酸甲酯誘導表達。
轉錄因子對基因的轉錄激活是植物次生代謝過程重要的調控環節。利用轉錄因子作為改造植物代謝途徑的工具,以其獨有的“多點調控”優勢,彌補了代謝工程操作中單個關鍵酶基因作用不足和多個關鍵酶基因可能產生組成性致死表達的情況,成為一種新的策略。次生代謝途徑中多個功能相關的酶基因常被同一轉錄因子正調控或負調控,對轉錄因子進行基因修飾顯然比多基因操作更容易改良目標次生代謝途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0193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